摘要:不是因为它多甜,而是它把“婚后生活”这块遮羞布,一把扯下来扔地上——原来续集里,沈明珠连给娃过个生日都得先签探视协议,李景哲那一家子穿白大褂的,开口就是“遗传风险量化表”。
“四喜”这俩字,最近像弹幕一样在我脑子里刷屏。
不是因为它多甜,而是它把“婚后生活”这块遮羞布,一把扯下来扔地上——原来续集里,沈明珠连给娃过个生日都得先签探视协议,李景哲那一家子穿白大褂的,开口就是“遗传风险量化表”。
弹幕飘过一句:英雄遗孀?
在他们眼里更像“基因瑕疵说明书”。
我盯着屏幕,突然理解身边那个闺蜜,产后第一天被婆婆要求“做个癌症基因筛查”,不然不给抱孙子。
剧把狗血熬成真的,现实再把真的炖成更黑的狗血。
更离谱的是被剪掉的许知夏那段。
国内版里她只淡淡说了句“项目换人”,海外版直接甩镜头:合作方把兔唇宝宝照片打印出来,摆在会议桌上,像验货。
那一幕看得我手机差点掉地上——原来“歧视”俩字,可以这么安静又响亮。
我前公司就干过类似的事,女领导怀孕,HR把她的座椅换成没扶手的“临时凳”,美名其曰“方便起身”,月底绩效照扣。
剧删了,可我们身体里的那版,删得掉吗?
再说袁碧晨。
剧里她甩下20万彩礼,转身潇洒。
原型姐姐出来补刀:潇洒个鬼,现实中她打了八个月官司,只讨回七万三,利息都没够请律师。
更社死的是,男方后来上了婚恋平台黑名单,理由:多次隐瞒婚史。
有人骂她“恋爱脑”,我反而佩服——敢把伤疤当公章,盖在公共档案上,至少让后面的人查得到案底。
所以,“四喜”到底在讲什么?
不是四段喜事,是四次把喜事拆开,让你看里面的螺丝钉、血渍、指纹。
它告诉你:婚后不是终点,是新一轮投标;孩子不是纽带,是新的把柄;彩礼不是红包,是预付费的官司。
看完剧,我默默把“婚前协议”四个字从搜索栏挪到了收藏夹,顺便给闺蜜发消息:
“话剧版据说把许知夏被剪的那场补回去了,一起去看吗?
带包纸巾,也带个录音笔——万一哪天用得上。
”
她回了个“ok”,外加一个狗头表情。
我想,这大概就是续集最写实的地方:
生活从不按剧本走,但我们可以提前把彩蛋藏好。
来源:随性自由的星空c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