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张脸跟手机里的婴儿照片叠在一起的时候,围观的路人甚至听见了她膝盖发软的声音。
广州塔底下,苏阿姨攥着那张亲子鉴定报告,手指关节全白了。
十年了,她第一次敢抬头看儿子的脸。
那张脸跟手机里的婴儿照片叠在一起的时候,围观的路人甚至听见了她膝盖发软的声音。
卫东现在比妈妈高一个头,可他还是蹲下来,像小时候那样把额头贴过去。
这个姿势他试过无数遍,在梦里,在短视频寻人启事里,却没想到真的用上了。
DNA比警察先来。
去年采集的血样刚入库,“跨年龄人脸识别”就蹦出个90%相似度的面孔。
从录入到通知,只用了16天。
搁过去,七年都算快的。
团聚那天小一辈最忙活。
栋哲举着手机拍vlog,鹏飞跑去排队买艇仔粥。
他们这一代人没经历过“贴寻人启事贴到电线杆掉漆”的年代,现在找孩子像点外卖,系统匹配,短信确认,完事。
但老伤疤不会一夜消失。
苏婉半夜还是会惊醒,听见楼道小孩哭声就冲出去。
广东省妇联的“重生计划”给她配了心理医生,免费聊一年。
第一堂课老师就说:“你不是失而复得,是一起重新开始。
”
法律也在补漏洞。
今年三月的新规,孩子失踪直接立案,再也不用熬那该死的24小时。
卫东的舅舅听见这消息,当场把家族群的头像换成了“天终于亮了”。
有人问这种团圆值多少钱。
图南掰着指头算:亲子鉴定三千,广州塔观景票两百,一桌海鲜八百八。
最贵的是那份坚持,十年地铁票攒了快半米高。
他们在珠江边放莲花灯,卫东把写着“妈,我很好”的那盏推远了。
水流挺急,纸条转眼就看不见,就像当年在火车站走失的自己。
不过这次没人哭,苏婉只是不停给儿子夹菜,筷子抖得跟筛子似的。
旁边桌的小孩在哭闹找妈妈。
卫东下意识摸出手机,把定位软件打开了。
虽然他现在没有孩子,但这个动作已经成为肌肉记忆——他永远不会让任何人,再体验一遍自己走过的路。
来源:勇敢牛牛不怕困难一点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