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诡3》总算来了,但看完“康国的金桃”,心里却堵得慌。这故事明面上案子是破了,可水面下的那些事儿,越想越不对劲,感觉智商被人按在地上摩擦。
《唐诡3》总算来了,但看完“康国的金桃”,心里却堵得慌。这故事明面上案子是破了,可水面下的那些事儿,越想越不对劲,感觉智商被人按在地上摩擦。
剧里的人,嘴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特别是皇帝李隆基,他那张嘴,简直就是个迷魂阵。有些事,他不明说,就那么轻飘飘地过去了,可细细一琢磨,后背全是冷汗。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查案了,这分明就是一场看不见刀光剑影的生死局,而我们观众,连棋盘的边儿都没摸到。
故事一上来,皇帝身边的大谋士白衫,就这么没了。怎么没的?皇帝说,俩月前就没了。然后就把刺杀卢凌风这口大黑锅,稳稳地扣在了这个死人头上。这操作,简直绝了。
白衫是谁?那可是太子时期的心腹,是皇帝的左膀右右臂,是能替皇帝在外头办事的人。这种级别的人物,死得不明不白,连个像样的理由都没有,你信吗?反正我不信。一个活生生的重臣,说没就没,然后立马就成了一个背锅侠,这背后要是没点文章,我把头砍下来。
更绝的还在后头。卢凌风前脚刚走,皇帝后脚就把这事又推给了小太监来福。结果呢?杨内侍当着皇帝的面,就把来福给处理了。皇帝呢?眼皮都没眨一下,就好像死的是一只蚂蚁。
一个对自己亲信都处处提防,连费鸡公救人都要反复确认的皇帝,对身边这个杀伐果断的杨内侍,却表现出百分之百的信任。这正常吗?这太不正常了。
“死人,是不会开口说话的。白衫和来福,成了皇帝棋盘上最完美的挡箭牌。”
这两个人的死,根本就不是什么悬案,而是答案。是皇帝亲手埋下的两颗钉子,用来堵住所有可能通向他的嘴。他不是在解释,他是在警告所有人,谁敢多问,谁就是下一个白衫,下一个来福。
咱们再来看看武文斌这个人,他说自己是卧底,然后呢?陆仝连审都不审,当场就把他给宰了。这叫什么事?抓到了敌方重要头目,不应该先挖出他背后的组织吗?陆仝作为一个沙场老将,这点道理都不懂?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接到了死命令,武文斌必须死,而且要立刻死,马上死。
为什么?因为武文斌知道的太多了。他不仅是杜凤的女婿,更可能是太上皇安插在杜凤身边的一颗棋子。可这颗棋子,似乎又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脱离控制。杜凤造反这件事,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子傻气,像是被人一步步引进了圈套。而武文斌,就是那个牵线人。
他死前那句“我是卧底”,可能不是说给陆仝听的,而是说给某个看不见的人听的。他在赌,赌那个人会保他。可惜,他赌输了。他背后的那个人,更希望他变成一个死人。
“一个急着被杀,一个被故意放跑,这背后操盘的手,到底在怕什么被揭穿?”
再想想那个跑掉的百变郎君。武文斌冒着暴露的风险,都要把他放走,这是为什么?因为百变郎君这张脸,就是最大的变数。他知道某些人的真实面目,甚至可能给某些人换过脸。他活着,就是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对某些人来说是威胁,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未来可以使用的棋子。
武文斌的死和百变郎君的逃,这两件事连在一起看,简直让人毛骨悚然。这张网,撒得太大了。
一个人的战场,一群人的算计
最后也是最扯淡的一幕,叛军都打到寝殿门口了,门口站着的,居然只有卢凌风一个人。他一个人,一把刀,就想挡住千军万马?
他手里的金吾卫令牌是假的吗?他身边的薛环和樱桃是去旅游了吗?一个兵都不带,就这么站着耍帅?这已经不是勇猛了,这是送人头。
更奇怪的是那帮叛军,老大还没发话,一群人就跟看戏似的,围着卢凌风,也不冲,也不绕后,就等着他跟徐凤单挑。这是造反啊大哥们,不是江湖比武,能不能专业一点?
再看殿里的皇帝,气定神闲,稳如泰山,好像外面发生的一切都跟他没关系。他是什么时候知道真相的?他为什么不提前部署?
“整个叛乱,看起来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大戏,而卢凌风,就是那个被推到台前,用命来演主角的傻子。”
这场所谓的宫变,根本就是皇帝设的一个局。他早就知道了所有人的底牌,他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看看谁会跳出来,看看太上皇到底还有多少能量,顺便再考验一下卢凌风的忠心。
卢凌风在门前拼死拼活,以为是在保家卫国,实际上,他只是皇帝用来钓鱼的那个最显眼的鱼饵。他流的每一滴血,都在皇帝的算计之内。
说真的,看完“康国的金桃”,感觉查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心,是皇权。这里面的每一个谜团,线头都指向了同一个人。这盘棋下得太深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能连冰山一角都算不上。
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反正我觉得这坑是越挖越大了,后面的故事,恐怕会更加惊心动魄。大家有什么想法,评论区里聊聊呗,看看谁能猜对这幕后大老板的心思。
来源:一只翼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