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热度破9985的消息时,我刚追完第三集——屏幕里卢凌风的长枪扫过空气带起的风都像真的,手里的泡面差点洒在键盘上。作为追了三季的老粉,本来以为续集要踩“拉胯”的坑,结果这剧不仅没垮,还靠着一个热搜把路人圈成新粉。
刷到《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热度破9985的消息时,我刚追完第三集——屏幕里卢凌风的长枪扫过空气带起的风都像真的,手里的泡面差点洒在键盘上。作为追了三季的老粉,本来以为续集要踩“拉胯”的坑,结果这剧不仅没垮,还靠着一个热搜把路人圈成新粉。
最有意思的是前几天的词条——“长公主磨皮”。我点进去时愣了:搁以前,这种画质割裂感早被骂上热搜了——毕竟前两年某古偶剧磨皮磨得连演员双眼皮都没了,评论区全是“五官集体失踪”的吐槽。可点开词条一全是玩梗护犊子的:“这是给长公主开的VIP美颜吧?相当于贴了三层防窥膜!”“人面花功效懂不懂?磨皮算啥!”
说真的,剧里的割裂感确实明显:中郎将盔甲上的战场锈迹蹭得发亮,苏无名眼角的纹路藏着算计,喜君和樱桃脸上的小雀斑都清晰得能数;可一到大长公主出场,屏幕突然柔得像蒙了纱——皮肤白得发光,连毛孔都找不着。按常理说这得被吐槽“区别对待”,可网友偏不,反而给找各种理由:“太平公主原型啊!爹妈哥侄子全是皇帝,磨个皮不是基本特权?”“人家是老板娘,郭导宠妻咋了?不然第四季谁投钱?”
后来跟朋友聊起这事儿,才反应过来:不是网友宽容,是这剧的“底子”太扎实了。
先不说剧情——开篇康国金桃案刚起,就把太子、长公主、太上皇三方的暗较劲摆得明明白白,每一个线索都勾着人往下看;制作更绝,朱雀大街的实景搭得像真的盛唐,街边糖画摊的糖人造型都是查过史料的,连卢凌风的长枪都升级了,打戏全是实打实的快动作,没有慢镜头凑时长,看得人手心冒汗。
再看演员,全员没顶流,但演技全在线。岳丽娜演的长公主,台词调门虽然有点冲(那句“长安的天该变变了”尾音挑得像要戳破屏幕),但眼神绝了:朝堂上扫一圈的野心,摸儿子头时软下来的柔情,被威胁时端茶杯稳如泰山的冷笑,每一个细节都戳人——看她戏时,注意力全被气场吸走了,谁还管磨不磨皮?
其实不止这剧,前两年《庆余年》里李小冉演的长公主也因“磨皮争议”上过热搜,当时也有观众护着:“演技在那,磨皮算” 观众要的从来不是“完美无瑕”的技术——剧情勾人、角色立得住、制作有诚意,这点小瑕疵算甚至能变成玩梗的乐子。
现在这剧热度离破万就差一步,长公主的磨皮梗还在发酵,有人剪了“磨皮名场面合集”配文“保护金主催更第四季”。说句实在的,能让观众愿意护着的剧,才是真的好剧——毕竟谁不想追个既能沉浸式探案,又能跟着网友玩梗的宝藏剧呢?没追的赶紧去补,错过这波热度亏大了。
来源:陶都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