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小公爷高中之后,在求娶明兰不成后,萎靡颓废了一个月。听到平宁郡主和齐国公在背后说明兰夫妇不好的话,立刻推门现身为明兰辩解。平宁郡主立马改正说是下人胡乱传言的。紧接着齐衡便说要给我议亲的话,可以准备了。
齐小公爷高中之后,在求娶明兰不成后,萎靡颓废了一个月。听到平宁郡主和齐国公在背后说明兰夫妇不好的话,立刻推门现身为明兰辩解。平宁郡主立马改正说是下人胡乱传言的。紧接着齐衡便说要给我议亲的话,可以准备了。
刚开始平宁郡主怕逼着自己儿子再议亲会适得其反,便说,没事,可以过阵子再说。
齐衡非常笃定的回答:“我没事的。”然后又转身回他的书房去了。
这时候的齐衡是完全由郡主娘娘安排成亲对象的,因为这个时候的齐衡心如死灰,只要不是明兰,娶谁都可以。而且他也相信他的母亲平宁郡主眼光定是不差的。自己做过一次鳏夫了,也失去了毕生挚爱,无力再去谈什么儿女情长,一心只想要建功立业,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最好是能和顾廷烨一较高下的。
齐小公爷娶了申大娘子之后,一直对其客客气气,相敬如宾。心细如发的申大娘子感觉到了,便想着把他的心抢回来,随后让自己的贴身婢女去调查一下,谁是齐衡当初想要娶的人。
在多番打听下,知道了是盛明兰之后,便趁着澄园的宴席,去会一会明兰。
申氏见到了明兰第一面,便开始了客气的寒暄,称之为婶婶。明兰先是一愣,不知她是哪家的大娘子,在申大娘子的婢女自报家门之后,明兰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墨兰,便知道此人来者不善。
明兰也同她说了几个来回,有点吃力。
丹橘本想着找个借口,支开明兰;可一下子被聪慧的申氏戳破了:“那边哪有人啊。”
明兰思而再三,便同申氏交浅言深。说她在侯府要打发凶狠的外室,还有应付美名在外的继母,更有刁奴蛮帐欺主。
申氏深有同感的回答:“听婆母说过,侯府并不清闲。”但忽而疑惑:“你这样不觉得是同我交浅言深了吗?”
明兰坦诚相待:“很多误会都是交深言浅闹出来的。说开了就好。”
虽然那次宴会后,申氏对明兰的成见淡了一点,但是并没有完全消除。毕竟自己的老公,心里装着其他人,任哪个女人都无法忍受,不管怎么说,明兰对她来说始终是一根刺,也不是一段话就能立马开解的。
所以,后来的申氏在顾家五房求上门来的时候,她也颇有手段的,故意散播一些明兰和贺家的事情。她先讲起了齐衡和明兰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的,所以关于顾家的事情,躲都来不及。最后再自证齐衡清白,说齐衡只不过是在盛家读过几年书,有些私塾之宜而已,就被传成这样,可见人言可畏。
最后再透露说,真正和盛大娘子有关系的是贺家,说是要下定过礼了,不知道怎地又嫁到顾家去。
不得不说申大娘子也是颇有心机的,她给顾家抖明兰的黑料,有三个点;一是为了澄清齐小公爷当初和明兰打马球而传得沸沸扬扬的恋情;如今齐小公爷已成婚,也在朝堂上做事了,这些过往若处理不好,很容易招来非议,搞不好也会被别人参奏弹劾,说他是因私情而故意为难顾廷烨(事实也是如此。
二是刚好也可以婉拒顾家五房要齐衡徇私的请求,也让顾家四房、五房去和明兰闹,把齐家摘干净关系。
三是知道顾家这位婶婶不是省油的灯,让她为难明兰,自己心理上也舒服点。
申氏后来还是和齐小公爷相敬如宾,还是一样暗中关注小公爷的举动和心思,一如既往的小心翼翼的照顾着齐衡的衣食住行。
申大娘子一边熨烫衣服,一边和身边的丫鬟讲:“想必也只是年轻不懂事的一段往事而已,如果真那么在意,官人何不在续弦时去求娶她呢。”
她又自己感叹:“可能是因为自己从小见惯父母恩爱,所以以为天下男人都会围着自己的娘子转。”
端庄大方得体的申氏,其实也在劝自己看淡。直到澄园失火,齐衡不顾一切要去顾家救火,她出来阻止,他不听,最后就是平宁郡主和齐国公一起制止,但也依旧没有挡住齐衡要去澄园救火的脚步,这是唯一一次齐衡勇敢的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顾廷烨第二天来找齐衡。
齐衡一愣:“二叔不怪我?”
顾廷烨作揖答谢:“元若是惇惇君子。”
再走的时候顺便同他说,太后只是利用他而已,要他提防着。
就在顾廷烨走后不久,申氏才颤颤然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把刀。
齐衡说:“你怎么在这里?”
申氏才说:“我听说顾廷烨找你,怕他害你。”
齐衡这才心有所动的看了申氏,手里接过她的刀:“顾侯能征善战,你拿一把刀如何伤的了他,你也不怕伤了自己。”
申氏答:“就算他是天神转世,只要他敢害你,我也不怕。”
齐衡此刻的心才化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申氏心里已全然明白了自己相公的为人,所以在齐衡得知顾廷烨下狱的时候,帮着齐衡,掩护着他和他一起去澄园,为明兰出谋划策的。
如果没有顾廷烨来说明白,来感谢,想必申大娘子心里是还有芥蒂的,是看到了顾廷烨和明兰夫妇的感情之后,她才确信明兰确实对自己的相公没有想法的。
来源:七月末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