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明珠最后接纳生母喻静香,母女相认,将近三十年被抛弃的痛就那么轻而易举的被原谅了
无论电视剧还是原著中,最后的大结局都是皆大欢喜。
沈明珠最后接纳生母喻静香,母女相认,将近三十年被抛弃的痛就那么轻而易举的被原谅了
甚至在原著中当喻静香找上门想要母女相认的时候,沈明珠并没有大吵大闹,也没有电视剧中的激烈情绪。
而且沈明珠和喻静香的和好,只是因为3件非常小的事情。
分别是一瓶咸菜、一条短信以及一把伞。
在原著中沈明珠从小就知道自己是沈家的养女,而且她小时候就见过喻静香几面。
当时的喻静香虽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但是沈明珠却敏感的察觉到这个女人就是生自己的人。
其实沈明珠是喻静香亲自送给沈家的,在明珠小时候她一直偷偷关注这个孩子。
直到后来孩子长大了,她慢慢淡忘了这个孩子,直到在医院陪着大女儿许知夏产检,遇到了被记者刁难采访的沈明珠。
那一刻喻静香立马认出了沈明珠,自然从网络上得知了她的遭遇。
得知沈明珠遭遇的喻静香,对这个原本有亏欠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愧疚和心疼。
于是她让大女儿打听沈明珠住在哪里,她想要母女相认,想要劝她慎重选择,更想要弥补她。
那个时候沈明珠刚刚查出怀孕,养母正在和婆婆谈判给多少钱才愿意生下这个孩子。
这个时候没有人真正关心她的心情,关心她的胃口。
当她和好友大倪在饭店吃饭吃了一些咸菜后,她便惦记上了咸菜的味道。
女人怀孕后,本就胃口大变,想吃点咸菜也是非常正常的。
于是沈明珠一个人去超市想买点菜,当她路过腌制品区的时候,那些咸菜成功勾起了她的胃口。
于是沈明珠询问超市导购哪种咸菜比较健康些的时候。
就在这个时候她遇到了喻静香,也是缘分,竟然让她们母女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重逢了。
原著中写道:
导购员还没回答,旁边的一个老太太先笑了,热心地说:
“这女子,咸菜哪有健康的?过去人都穷,才花心思腌咸菜,好储存,又下饭。”
喻老师气息微弱,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咸菜哪有健康的,如果一定要吃,还是自家腌制的健康一些。”
明珠不忍对这样一位热心的阿姨冷淡,便笑笑道谢:“谢谢你,阿姨!”
喻老师身体里仿佛有一股被压抑的强大的力量在挤压、爆破,她忽然不加掩饰地说:“你怀孕了,少吃咸菜,如果真的想吃,我给你做点儿。”
明珠冷不丁被这话吓了一跳,才抬眼认真看了一眼,她马上恍然大悟,是那个人,是她
很显然,喻静香认出来了沈明珠,她故意搭讪,她以为沈明珠不会认出她。
但是当她看到沈明珠后来的反应后,她知道这个孩子认出了她。
于是喻静香在那样的场景说自己是沈明珠的生母,想要上演一场母女相认的大戏。
喻静香没有忍住,但是沈明珠并没有做好准备,那天的沈明珠落荒而逃了。
然而喻静香并没有放弃和女儿相认的决心,回去后她立马做了咸菜,用瓶子装好。
并且她让大女儿带她去沈明珠家中看她。
其实之前许知夏打听到了沈明珠的住处,并且还上门拜访过,两人还加了微信。
这次许知夏也不敢轻易带着母亲上门,于是她事先给沈明珠发微信,问她能不能带着母亲喻静香上门看她。
原本许知夏以为沈明珠会拒绝,可是沈明珠却轻而易举的同意了她们的到来。
对于这件事,原著中写了沈明珠的心理活动:
明珠也奇怪自己为什么答应知夏,让她们来看望她,她不是应该怨恨生母吗?
大概是她有了孩子之后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每一个生命的去留,都曾经历过一番深刻的选择,环境、经济、政策、舆论,都在用无形的力量揉搓着可怜的人。
生母生父那里,大概藏着她多年来向无边无际的命运质询的某种解释和答案。
她似乎不怨恨他们,内心里却隐隐有一种期待,期待这种靠近和打开,她想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珍爱、被呵护、被选择的。
看完这段心理独白,我非常心疼沈明珠,她对当年抛弃她的生母没有怨恨,甚至期待他们来找自己,因为那样还能证明她是被爱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沈明珠非常渴望母爱,渴望亲情,渴望被坚定地选择。
所以当喻静香想要来看她,她也没有准备好相认,但是她还是选择试着接受这份好意和爱。
因为她太缺爱了。
虽然她被送到沈家,被叫做沈明珠,也曾经被爱过。
但是后来沈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她这个养女便没有那么受宠了。
小时候养母每天早上会给养父和弟弟一人一碗甜鸡蛋汤,而明珠看着弟弟吃那么香,她却啃馒头和咸菜。
明珠留着口水也想吃甜鸡蛋汤,但是养母却不高兴了,直到后来沈明珠过生日,养母给她冲了一大碗的鸡蛋汤,放了满满一勺白砂糖。
那一刻,沈明珠也学着弟弟那样吸溜吸溜喝着鸡蛋汤,,甜得舌头发颤,额头冒汗,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只是一碗鸡蛋汤而已,小时候的沈明珠却如此容易被满足。
以至于长大后,怀孕了半夜饿醒,沈明珠还是会想起小时候那碗甜甜的鸡蛋汤。
原著中写道:
后来养父母对她潦潦草草,不甚上心,但她惯会安慰自己,父母给她取名叫明珠的
时候,也是爱过她的呀!
明珠想到那碗偏心的开水冲鸡蛋时,已经是夜里十二点,她饿得睡不着。
医院的夜晚并不安静,仪器的声响,孕妇的痛苦哭号,产妇的隐忍呻吟,楼道里来来回回的脚步声,各种声音交杂,更是让她辗
转难眠。
明珠住的是单间,冯母留下了保姆陪她,白天保姆给她做了营养餐送过来吃了,但此刻她发疯一样想喝一碗鸡蛋汤。
后来她长大工作以后,自己做饭,每天早上,给自己打两颗鸡蛋,冲满满一大碗鸡蛋汤,却怎么也吃不出小时候那稀罕的美滋滋的味道。
从这里可以看出,沈明珠想要的从来不是那碗鸡蛋汤,而是母亲的爱。
所以后来喻静香提出给她送咸菜,她没有拒绝,是因为她太渴望被爱了。
虽然小时候她被沈家当作掌上明珠那样爱过,但是后来养父母对她越来越敷衍,长大后她更是成为养母为儿子谋福利的工具。
她渴望小时候那种被当作掌上明珠的爱,可惜那份爱再也没有了,于是把索取这份爱的对象转移到了曾经抛弃她的生母喻静香身上。
哪怕只有一点点,哪怕只是一瓶咸菜,她也甘之如饴。
沈明珠孕晚期的时候,婆婆瘫痪了,而养父那个时候摔了一跤受伤了,养母回到老家照顾养父。
于是这个大房子里只剩下沈明珠和瘫痪的婆婆,以及外地保姆小庆一起过年。
那年过年,虽然身边有婆婆和保姆,但是养父母在老家也没有问候,没有亲人的关心,这个年有些寂寞。
然而就在晚上,喻静香发了一个新年短信,这个短信让沈明珠心中暖暖的,对喻静香的印象更好了。
原著中写道:
此刻明珠正在和小庆一起包饺子,电视机开着,七点多了,中央台的春晚正热热闹闹地播着,欢歌笑语让人备受感染,她看到喻老师的消息,心头微微一暖,很快回复:“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新年问候便让沈明珠感到了温暖。
而那天晚上沈明珠就发动了,而保姆贪玩出去了联系不上,身边无人,婆婆瘫痪帮不上忙,养父母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当沈明珠给医生打电话,医生接她去医院后,她给喻静香打了一个电话,她让喻静香帮忙照顾自己的婆婆。
这个举动其实已经证明了沈明珠对喻静香的信任。
而喻静香把沈明珠婆婆安顿好后,立马来到医院守着,还大骂了贪玩的保姆一顿。
而后来沈明珠坐月子,喻静香也是忙前忙后帮忙照顾,沈明珠没有拒绝。
两人好像就这样心照不宣的相认了,就差捅破最后那个称呼了。
沈明珠出月子后,就在家附近的烘焙学校开学习。
那天她出门这是穿了个薄外套,没有带雨伞,等到下课的时候,外面下起了雨。
那一刻,沈明珠和很多人一样在门廊下躲雨,她并没有在等谁,而是在犹豫下一秒要不要就这样冲进雨中。
这雨水对她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甚至勾起了她童年的回忆。
她想起了小时候那个卑微的穿着单衣、没有带伞的女童,在学校门口左顾右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被家长接走,而她最后只能强忍着泪水冲进雨水中独自回家。
在她印象中,养母只接过她一次,那一次还是骂骂咧咧的接她,可是就那一次的幸福,让她记到了现在。
然而这一次,当沈明珠正要冲进雨中独自淋雨回家的时候,喻静香却带着雨伞出现在了她面前。
原著中写道:
明珠自然地挽住了喻老师的胳膊,紧紧贴着喻老师的身体,默默地朝前走着,就像走入记忆中那个妈来给她送伞的日子,耳边的喧嚣市声仿佛消失了一般,身边的人也仿佛消失了一般,她一边走,一边自说自话:
“妈,你怎么现在才来接我?”
喻老师一惊,眼圈红了。
“每次下雨,我都等你来接我,等你来给我送伞。”她的声音里带着欢欣,又饱含委屈,微微哽咽。
喻老师再也忍不住,潸然泪下,哽咽着说:“好!以后妈每次都来接你,第一个接你。”
雨声琳琅,像夜曲呢哝,像母亲的哼唱,她们紧紧偎依着,在这春夜的雨中行走着。
童年里的那个母亲,和身边的这位老人,在时空交错里,慢慢重叠、汇合,最后变成一个轻柔的拥抱。
喻老师伸出右臂,紧紧地拢住了她的身体。这一刻,明珠终于相信,她被每个人爱过,她被很多人爱过
直到这个时候,在那把伞下,沈明珠第一次喊喻静香“妈”了。
这一刻的沈明珠可以说是彻底原谅和接纳了当年亲手抛弃了她的生母。
其实送伞这里有一个细节,喻静香来接沈明珠的时候,带了两把伞。
但是沈明珠拒绝打开了她手中那把伞,她谎称那把伞是坏的,她主动和喻静香挤一把伞。
是因为她想起了童年那唯一一次养母带伞接她的场景,所以她想要和喻静香近一点,因为长大后的她也想证明自己一直是被爱的。
正如有一句话说的那样:
很苦的孩子,只要一点甜就会很满足。
而沈明珠就是那个很苦的孩子,小时候被亲生父母抛弃的痛,在养父母家寄人篱下的苦楚以及长大后不被养父母当成掌上明珠的心酸。
这一刻,喻静香的出现,哪怕只是一点甜,只是一瓶再廉价不过的咸菜、一条再平常不过的短信以及一把普通关心的雨伞,就轻而易举让沈明珠原谅了一切。
因为这些不起眼的东西背后藏着的是一位母亲的惦记和关爱,而这份微不足道的关爱却治愈了沈明珠余生。
所以沈明珠最后选择了原谅和接纳,这一刻我是心酸的,因为这背后藏着的是沈明珠那极其缺爱和敏感的心。
不过幸好,余生,喻静香会弥补她儿时缺失的那份爱。
来源:竹英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