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电视剧《四喜》热度很高,剧里的婚姻与家庭纠葛又一次把观众拉回到那种既熟悉又刺痛的现实里。女主沈明珠从小被养母岳秀娥带大,剧中岳秀娥被刻画成把女儿当命来疼的好妈妈,豪门婆婆何丽华则被塑成强势冷硬的反派。原著里的岳秀娥并不算重男轻女到极端,只是对养女的情感淡薄
最近电视剧《四喜》热度很高,剧里的婚姻与家庭纠葛又一次把观众拉回到那种既熟悉又刺痛的现实里。女主沈明珠从小被养母岳秀娥带大,剧中岳秀娥被刻画成把女儿当命来疼的好妈妈,豪门婆婆何丽华则被塑成强势冷硬的反派。原著里的岳秀娥并不算重男轻女到极端,只是对养女的情感淡薄,给她起名叫“明珠”的那刻或许是唯一真心的时刻。沈明珠与冯建奇的感情真诚且深刻,建奇猝死后她决定生下遗腹子,这个决定把她推入了一场以房子和钱为筹码的交易:一套一百二十平米的婚房和两百万元的条件。她月薪六千的现实与单身带娃的经济压力形成强烈对比,冯家提出的物质保障看似解决当下燃眉之急。冯母口口声声说不以孩子绑架她,承诺她婚恋自由,把孩子当念想留给自己照顾,甚至提出把养母岳秀娥雇为月嫂每月五千。沈明珠在情感和现实之间来回拉扯,最后在被幼儿园解聘失去收入的情况下选择签下协议,房子过户,她卡里先到了一百万,另一百万约定在孩子生下后再付清。签字那一刻,她才彻底意识到所谓伟大爱情与无私牺牲,早已被冷冰冰的金钱与条款取代。
把镜头拉近到家人互动的细节,问题并非只来自外家的条件,而更多来自沈明珠自己的原生家庭。养母岳秀娥看到冯家的报酬后不满足于原本的承诺,除了每月五千的保姆费,她还想再替女儿多要一百万,把这孩子和利益紧紧绑在一起。养父沈大诚性格软弱,话语权很小;弟弟沈明辉把姐姐卡里的钱当成创业资金,先后以开打印店为由从她那里拿走十万,再拿走家里两万,实际开店选址偏远,剩下的钱被拿去买二手车作面子工程。车祸发生后需要赔偿,最终是沈明珠拿出八万九千一百二十元四角来收拾残局。养母从头到尾知情且参与掩饰,表面帮忙做饭照顾,背地里却把这些“工资”和零花调配给儿子用来周转。冯家表面上尽力照顾明珠的身体与生活,提醒她多为自己和孩子打算,实际却难以把养家糟心事挑明。最开始的挣扎在失去收入后逐渐被现实吞没,沈明珠接受了过户和首付到账的现实,把那一百万视作孩子和生活的托底,却时时警惕这笔钱会被家人转手掏空。她故意对养母隐瞒到账信息,想看能否守住这最后的一点独立,结果弟弟和养母合力把她当成提款机,一次次以家庭为名向她提出金钱需求,连养父的医药费、养母的按摩椅、监控安装费都落到她头上。多次妥协并没有换来尊重,只换来更大的索取,最后那份原本属于爱情的纯粹被现实的算计彻底消磨。等她终于想通当初婆婆反对这段感情的原因,才知道对方不是不喜欢她个人,而是看不惯她“这副家底”。
说过的家庭与婚姻的纠葛在沈明珠身上被放大为一场关于感情、金钱和身份的拉锯。剧中每一笔钱的流动、每一次亲人的开口都不是孤立事件,它们共同把一个怀孕的女人推向疲惫与警觉。回到那句最初的讨论:当婚姻和家庭用利益去衡量时,情感会以怎样的方式被重新定义,这出戏里给出的答案既具体又刺痛。
来源:龙吟R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