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亿播放,5.8分收场”,这串数字像一记闷棍,把《我们野蛮生长》钉在墙上:流量够肥,口碑却瘦得脱相。
“1.2亿播放,5.8分收场”,这串数字像一记闷棍,把《我们野蛮生长》钉在墙上:流量够肥,口碑却瘦得脱相。
可怪就怪在,观众骂完男主“爹味冲鼻”,转头又把第九集“雨中告白”刷到2300万——平台短剧史上单集最高,真·边吐边嗑。
要我说,这剧能活,全靠两位主演把塌房剧本扛在肩上跑。
前八集台词像AI写的,逻辑稀碎,郭宇欣一个抬眼、白方文一句停顿,硬是把“工业糖精”嚼出了血味。
微博六成人投票“演技救场”,翻译过来就是:知道烂,但眼睛挪不开。
像极了深夜点外卖,明知重油重盐,还是一口接一口。
更魔幻的是,戏外比戏内精彩。
戏里男主被批“大男子主义”读3.8亿,戏外郭宇欣直接进组爱奇艺S+古装,演的还是反派;白方文更猛,从“被嘲咖”升级当制片人,新项目叫《平凡之路》,听名字就想割现实主义韭菜。
俩人私下被拍聚餐,团队秒回“普通朋友”,网友却像CP雷达成精:二搭、二搭!
平台顺势放风要搞“野蛮”IP,网络电影、互动剧全安排,一副把羊毛薅到秃的架势。
别急着翻白眼。
短剧圈倒真因它抬了一次身价——平均制作费从150万飙到300万,金河豚奖还给服装提名,说明热钱开始认“质感”二字。
以前五毛影楼风,现在得真烧布料。
观众用播放量给行业递话:可以土,不能陋;可以狗血,不能敷衍。
所以,5.8分不是终点,是短剧2.0的起点。
骂声、笑声、二创鬼畜,全变成数据洪流,把两个小透明冲成商务宠儿:郭宇欣拿下三家美妆代言,白方文抖音一周涨粉180万,品牌方比粉丝还怕他们“塌房”。
至于那套被吐槽的“爹味”人设,反倒成了社交货币,越骂越热,像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最后连不吃的人都忍不住凑近闻一口。
潮水退去,谁在裸泳,谁已穿上高定,一眼分明。
至于下一部是神作还是新雷,没人敢打保票。
唯一确定的是,观众嘴上说“再也不看”,手指却诚实地按下播放——毕竟,生活已经够累了,谁不想看两个人在雨里抱头互啃,顺便骂一句:烂,但上头。
来源:乐观的海燕whZed6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