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最近哪个电视剧最让人“血压升高”,那必须是央八黄金档的《四喜》。这剧还没播的时候,那阵仗,简直就像过年一样。导演是拍过《我的前半生》的沈严,女主角是童瑶和蒋欣,俩人演亲姐妹,这配置谁看了不喊一句“王炸”?配角更是清一色的老戏骨,国家一级演员许娣老师都来了。
要说最近哪个电视剧最让人“血压升高”,那必须是央八黄金档的《四喜》。这剧还没播的时候,那阵仗,简直就像过年一样。导演是拍过《我的前半生》的沈严,女主角是童瑶和蒋欣,俩人演亲姐妹,这配置谁看了不喊一句“王炸”?配角更是清一色的老戏骨,国家一级演员许娣老师都来了。腾讯视频预约人数直接干到100多万,开播37分钟收视率破3%,数据漂亮得跟开了美颜一样。可谁能想到,正片一上线,风向全变了,差评跟不要钱似的涌了进来,连许娣老师都被扣上了“戏混子”的帽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问题就出在剧情和表演上。女主角童瑶,刚领证怀孕,老公下一秒就没了。葬礼还没办完,亲生父母找上门,养父母哭着不放,婆家盯着她的肚子。还没等观众喘口气,一堆债务又砸了过来。好家伙,编剧这是把所有能想到的倒霉事,像倒垃圾一样全倒在了女主一个人身上。这哪是过日子,这简直是在渡劫!观众直接就炸了,说这剧情太假,太狗血,看得人窒息。这其实暴露了现在编剧创作上的一个巨大“惰性”,他们不再相信生活本身的戏剧性,而是选择用一种“苦难叠加”的简单粗暴方式来制造冲突,把观众当成了只需要情绪刺激的“低级玩家”。 就拿2023年的《我的人间烟火》来说,同样是现实题材,但因为剧情悬浮被骂上热搜,可见观众对这种“工业糖精”或者“工业狗血”的忍耐度已经到了极限。
说到这个,许娣老师的表演争议就更有意思了。她演的那个亲生母亲,一激动就捶大腿、扯着嗓子喊,表情夸张得像舞台剧。很多网友就说,许老师演啥都一个样,吃老本,成了“长辈专业户”里的“混子”。但我大胆猜测一下,这事儿真不能全怪许娣老师。这更像是一种“剧组惯性”,导演觉得她以前这么演火过,就让她继续这么演,演员自己可能也陷入了“舒适区”,形成了一种“表演肌肉记忆”。这就像一个厨师,一道红烧肉做了一辈子,就算换个新厨房,下意识还是老配方。这种合作模式看似是“坚固的盟友”,实际上却扼杀了演员和角色的可能性,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就是一个被套路化的“商品”。
不过,骂归骂,剧里也不是没有闪光点。蒋欣演的姐姐,自己一地鸡毛,还拼了命地帮妹妹。还有那些女人们,平时吵吵闹闹,关键时刻却能抱团取暖。这种女性之间的“善意”和“福音”,才是剧里最动人的地方。**这恰恰说明,观众不是不能接受苦难,而是不能接受没有逻辑、没有温度的苦难。他们渴望看到的是,在泥潭里挣扎的人们如何相互拉一把,而不是看一个人如何被命运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像《欢乐颂》里的樊胜美,虽然也惨,但因为角色真实和姐妹情谊,至今仍被大家讨论。
《四喜》这剧,就像一顿用料考究但火候没掌握好的大餐,看着挺好,吃起来不是那个味儿。它现在收视还行,说明“狗血”确实能吸引眼球,但口碑翻车也证明了,这届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好糊弄了。至于后面剧情能不能逆风翻盘,就得看编剧是打算继续“开疆拓土”地堆砌悲剧,还是愿意沉下心来,讲点真正接地气的人情味儿了。你觉得呢?这剧你追了吗?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田野看繁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