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年后,他登基,第一件事不是赏姑姑,而是把当年贴身小宫女阿茵调回御前,天天让她做赤箭粉。
皇帝亲手喂你糖,转头就把你当毒罐。
李隆基九岁发高烧,没人递水,太平公主把他抱走,一碗药救回命。
二十年后,他登基,第一件事不是赏姑姑,而是把当年贴身小宫女阿茵调回御前,天天让她做赤箭粉。
赤箭粉是补药,也是最好的毒饵,无色无味,银针都验不出。
史书记载,太平后来确实买通内人,想趁李隆基睡前把药换成断肠散。
剧里阿茵就是那个被买通的人,可李隆基留她在身边整整三年,夜夜亲口喝她递来的粉。
他不怕,是因为碗早换了,粉也换了,毒全进了阿茵的袖子。
阿茵以为自己下的是慢毒,其实自己才是被慢毒拴住的狗。
李隆基每喝一口,都顺便把她的命数写进账本,月底一起算。
他给她最软的声音,最暖的灯,最靠近龙床的地铺,让她以为爱情来了。
等太平倒台那天,阿茵的账本被送到刑房,上面每一笔都是姑姑的亲笔。
皇帝没亲自动手,只淡淡一句:她照顾过朕,留全尸。
温柔刀,刀刀割在少女心口,还让她笑着喊谢主隆恩。
剧里还有一条暗线,舞阳,乐坊小舞娘,一张脸像极武则天。
反派把她当容器,想借尸还魂,扶新傀儡。
他们给舞阳下蛊,让她梦里背出《大云经》,醒来就能学天后笔迹。
可武则天活着时杀的人太多,她的仇家也藏在朝廷。
这些仇家不要命,只要她别再回来,于是百变郎君、送信阿木、街头乞儿全被发动。
一张网,两拨人,一边想复活,一边想再埋,舞阳站在中间当靶子。
李隆基早看在眼里,他不动,是因为谁赢都能帮他洗掉旧势力。
最后舞阳被赐白绫,死前还在问:我到底是谁?
没人回答,答案早写在史官的笔里:像,就是原罪。
阿茵和舞阳,一个像恩人,一个像先人,都被皇帝拿来刷经验。
观众以为嗑到糖,其实舔的是刀尖上的蜜。
李隆基的每一步,都在复制他姑姑当年的路:先救人,再杀人。
太平教他:想活,就得先学会把恩人变成棋子。
他学得太好,反过来把姑姑也摆进棋盘。
剧最狠的地方,是没有一句废话。
阿茵第一次端粉,镜头给碗底一个特写,有条头发丝粗的裂纹。
后来太平事败,裂纹里渗出的药渣被太医验出七星海棠。
原来皇帝早把毒藏进碗壁,热水一冲,慢慢掉粉,谁端碗谁就是凶手。
阿茵以为自己下毒,其实毒是皇帝借她的手喂给太平的眼线。
一箭三雕,姑姑死了,朝臣闭嘴,宫女背锅。
观众回头重看,才发现第一集就有提示:皇帝从不让人碰他的御用茶碗,却天天把赤箭粉碗递给阿茵。
细节埋得比头发还细,却勒住了所有人的脖子。
再说舞阳,她第一次进宫,走的是紫宸殿侧门,那条路只有天后当年走过。
镜头扫过地砖,有一块新换的,颜色略浅,下面埋着写有她生辰的符纸。
反派想借地气复活,皇帝干脆把地气换成煞气,让舞阳自己踩垮自己。
最后舞阳死时,镜头拉远,紫宸殿屋脊上蹲着一只黑猫,猫眼映出皇帝提笔写下两个字:可杀。
全剧没有鬼,却比鬼更冷,因为每一招都在史书里找得到影子。
李隆基后来开创开元盛世,可他知道,盛世得先趟过血河。
他把最柔软的地方磨出茧,再把茧磨成刀。
阿茵以为自己在谈恋爱,其实她在给皇帝磨刀。
舞阳以为自己在当女皇,其实她在给皇帝试刀。
观众以为自己在看爽剧,其实被拉进了一场帝王实习课。
课表只有三行:
先学会把恩人变成梯子,
再把仇人变成台阶,
最后把故事写成诗歌,让后人只读到浪漫。
今晚重刷,别再找糖,找裂纹,找新砖,找那只黑猫。
找不到?
明天你就成下一颗棋子。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