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还记得第一季里,参天楼机关一响,弹幕全是“跪了”。那时候权谋像刀,刀刀落在史书里写过的缝隙: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一个眼神就能掐断长安灯市。到了“康国的金桃”,刀还在,刃口卷了,砍下去只剩泡沫塑料的声响。
一口气追完《唐诡3》首单元,满屏弹幕都在问“这乌焰鸟是AI开挂吧”,结果点开评分网站,首页齐刷刷的两星,直接把“续集必烂”四个字拍在观众脸上。
谁还记得第一季里,参天楼机关一响,弹幕全是“跪了”。那时候权谋像刀,刀刀落在史书里写过的缝隙: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一个眼神就能掐断长安灯市。到了“康国的金桃”,刀还在,刃口卷了,砍下去只剩泡沫塑料的声响。
先说最劝退的乌焰鸟。剧里给它的人设是“只吃金桃味的人”,听起来像高端香水广告。可香味怎么沾身?嚼两口桃子就能留香三天?编剧没解释,观众只能自己脑补:莫非唐代就有纳米缓释技术。更离谱的是,公主府里有人也吃了桃,鸟却集体失明,扑棱翅膀绕开走。动物世界都不敢这么拍。有人替剧组洗地,说“训练鸟要大量金桃”,可史书记载,金桃从贞观年间就是贡品,一年进不了几筐,拿去做饲料,鸿胪寺第一个跳脚。逻辑碎成这样,悬疑感直接漏气。
再说打戏。卢凌风一人挑百余名金吾卫,剑花一甩,对手像保龄球瓶成片倒。第一季他也有高光,但靠的是地形、暗器、队友打配合,观众信;这回直接牛顿棺材板按不住,从三楼摔下来,地面碎成渣,人只蹭破点皮。武力值 inflation 比人民币贬值还快。更尴尬的是苏无名被反派活捉,绑完不杀,非留他唠嗑,唠完还放走,生怕主角团缺军师。反派智商被鸟啄了,观众只能跟着降智。
权谋线更像复印机。第一季太上皇幕后操盘,观众惊呼“原来还能这么玩”;第三季太上皇继续操盘,连布景都没换,只是换了个案名。历史里李旦和李隆基的拉锯确实精彩,可再好吃的菜回锅三次也糊成炭。编剧似乎忘了,观众要的是“意料之外,史料之中”,不是“意料之中,史料之外”。
副线百变郎君,出场海报写着“千面人”,结果全程只换两张脸,一张公子一张琴师,最后掉下城墙,生死镜头都没有,像被剪辑师一键删除。歌妓案刚铺出“易容+乐谱”双悬念,下一幕直接结案,字幕告诉你“人抓到了”。观众刚点燃的推理魂,被一盆冷水浇成落汤鸡。
有人吐槽“国产续集逃不出高开低走”,其实病根不神秘:第一季成功,平台急着要第二季,编剧室通宵赶大纲,历史顾问的微信凌晨两点还在闪——“能再给我一段太上皇和太子斗的史料吗?”于是同一口井被反复吊水,再深也干了。观众不是不能接受老反派,而是不能接受老反派用同一套话术、同一副表情、同一声冷笑,连龙袍褶皱都不带换的。
那还有救吗?有。把超自然元素当盐,不是当主食。盐能提味,吃多了齁得慌。乌焰鸟如果改成“靠视觉记忆攻击戴桃纹徽章的人”,再补一句“徽章用特殊染料,阳光下有反光”,观众就能咽下去。打戏让卢凌风受一次骨折,躺两集,队友被迫动脑,人物关系才有张力。权谋线不妨把镜头对准李隆基的“太子党”内部:有人想提前登基,有人忠于太上皇,同一阵营里撕,比跨辈分撕更新鲜。至于百变郎君,别急着让他死,留一张没揭的脸,下一单元再出来搅局,钩子才算埋稳。
说到底,观众追《唐诡》,是想看历史夹缝里的“可能”,不是看编剧夹缝里的“偷懒”。金桃案把“可能”演成了“离谱”,把“诡事”讲成了“糊事”。如果后续单元仍靠“鸟开挂、人降智、反派复制粘贴”,那评分跌破6只是倒计时。毕竟,观众可以原谅一次烂尾,不会原谅三次喂屎。下一案再上线,弹幕第一句话已经替编剧写好了——“鸟还能再离谱点吗?”
来源:足智多谋画板mnZv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