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演员阵容上,有廖凡、尹昉、刘琳、富大龙、马苏、张桐、赵阳、房子斌、张帆等16位实力派。
没想到,11月刚开始,刑侦悬疑剧就打出了一副“王炸”!
在演员阵容上,有廖凡、尹昉、刘琳、富大龙、马苏、张桐、赵阳、房子斌、张帆等16位实力派。
其中,廖凡、尹昉、富大龙、张桐四位影帝视帝同台飙戏,这卡司实在太震撼了。
在题材创新上,该剧打破了传统刑侦悬疑剧的基调。
整个故事融入胡同市井烟火气,让罪恶悄然渗透生活日常,形成了一种极具代入感的视觉冲击。
话不多说,它就是——
《树影迷宫》改编自赵赶鹅的《寻凶手记》。
剧集还未开播,平台预约量突破100万,入选了“2025年必追悬疑剧”榜单。
相比以往同类题材,《树影迷宫》做了全方位的升级。
细节考究、叙事节奏快、议题直指现实。
在我看来,至少有三大看点不容错过。
第一大看点——生活化悬疑。
1994年夏天,北方胡同内。
一位少女回家途中,被一个穿着红色高跟鞋的人残忍杀害,并扔进井里伪装成“自杀”。
负责在片区日常巡逻的警察冉曦(廖凡 饰),误打误撞发现了井内女尸。
由于案件性质十分恶劣,而且之后又陆续有女孩在胡同里被害。
于是“胡同杀手”的传闻肆意散播,恐惧的阴云笼罩在每家每户头顶。
但是在那个年代,侦破手段远没有现在发达,胡同里没有摄像头,更没有DNA比对技术。
所以冉曦和徒弟赵赶鹅(尹昉 饰)想要抓到凶手,几乎没有捷径,只有挨家挨户调查。
有卖早点的、有退休老人、有热心邻居、有流氓老炮儿......
冉曦和徒弟赵赶鹅骑着老式二八自行车,穿梭在不到3平方公里的破旧胡同区追捕这个连环杀手。
起初,两人不信命,决定能够很快破案。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害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辖区内居民人心惶惶,师徒俩处境艰难。
他们唯一的线索是:凶手跑不出这几条胡同……
可是,这一查就是18年,就连受害者家属都放弃了追凶。
然而,身为警察的师徒俩却不能放弃。
直到2012年,他们发现了一个关键线索,近乎颠覆认知:凶手和胡同居民存在着一种“隐秘共生”关系。
井底下的红色高跟鞋、抓不住的胡同杀手……小片警碰上大案子,他们该如何成功破局?
2、叙事手法创新。
不难看出,整个故事采用的是双线叙事。
时间跨度,从1994年到2012年。
为了将两条时间线区分,让观众更有代入感,《树影迷宫》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
在破案手法上,侦破技术匮乏,不得不依赖走访调查、自行车痕迹、茶缸指纹等生活化细节来展现。
在年代还原上,通过二八大杠自行车、手写笔录、绿色风扇等细节,高度还原了90年代的氛围。
而且,在预告片中,能够看到胡同市井烟火气呈现,比如邻里闲谈、夫妻矛盾等。
这种极具真实感的表现手法,让这部剧的叙事有着足够的说服力。
第三大看点——议题探讨辩证。
在剧中,通过对特定景物的描写,藏着不少的隐喻。
比如枯井、手电光束、蝉鸣烘托出了压抑的氛围,象征着人性的困局。
因案件发生在胡同里,所以需要调查的人不仅多,而且关系错综复杂。
在复杂的关系网背后,“一问都挺熟,一查皆疑凶”的现象,直接凸显了全员嫌疑人的设定。
每个人被迫公开秘密,查到最后原来大家都跟案件有关。
有意思的是,冉曦和赵赶鹅这对师徒,他们背后也存在着一种“轴与油”的共生哲学。
冉曦代表着“油”,历经磨炼变得沉稳干练,以圆滑处世。
而徒弟赵赶鹅代表着“轴”,是个理想主义者,破案非常偏执和冲动。
“油”和“轴”的设定,两者相辅相成,暗示着师徒俩的双向救赎。
总的来说,《树影迷宫》以生活化悬疑破局,打破了传统叙事套路。
相信,依托演技派群像,以及新颖的设定,该剧有望成为年度黑马。
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影视研究所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