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9日上午,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微短剧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论坛以“破局立新——以创新火种照亮微短剧精品之路”为主题,探讨如何以创新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主编温静导读: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刚突破500亿元,最新调研,整个行业今年正加速向千亿级市场规模迈进,发展迅速的话,今年内可能就接近千亿门槛。
10月29日上午,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微短剧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论坛以“破局立新——以创新火种照亮微短剧精品之路”为主题,探讨如何以创新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发表了题为《品质升级:撬动微短剧产业发展新支点》的主旨演讲。
以下是发言摘要:
品质升级:撬动微短剧产业发展新支点
过去一年,整个微短剧行业迎来了高质高速的发展。大家看到了短剧内容的变化,相信也感受到行业变化对各位短剧从业者自身发展带来的挑战。
今天站在这里,我想从红果短剧的视角出发,和大家探讨一个关系长期发展的话题:当整个短剧行业主动按下“品质升级键”,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发展?
在行业发展初期,整个微短剧观感上会存在着一些夸大悬浮的内容。近一年来,在广电总局的指导下,红果短剧和抖音已经3次提升平台审核标准,从片名、画面、内容立意到宣传物料,多维度进行了前置把关,严厉打击低质雷剧、低俗和导向不良的问题作品,促进创作者不断打磨剧本,摒弃以往那些简单猎奇的创作套路,更加注重剧情的逻辑性、人物的丰满度和故事的内涵。
不仅如此,在制作层面,所有的内容创作者为了契合更高的审核要求与用户需求,我们也清晰的看到制作团队加大了在场景搭建、服装道具、拍摄剪辑等方面的提升,使得微短剧涌现出一批精致细腻的内容。这一系列的改变,让微短剧在观众心中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极大提升,吸引了更广泛用户层、年龄层,更多元背景的观众群体。
观众多了,对微短剧的品类需求也就多了。品类泛化让短剧从“小众娱乐”走向“大众刚需”。创作者们需要不断深挖不同题材领域,比如我们看到了讲女性创业题材的《弄潮》,年代爱情的《东北爱情故事》这种充满地域特征的短剧题材,这些题材在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实现内容的创新与突破。
同时“微短剧+”模式,让全民创作从“梦想”变为“现实”。在广电总局"微短剧+行动计划" 的指引下,平台也适时加以引导。一方面,平台在努力为创作者提供便捷的创作工具和丰富的素材资源,来降低创作门槛。另一方面,红果短剧也发布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与激励计划,为创作者提供资金支持。
在微短剧迎来高质量发展、精品化升级的同时,我们能欣喜的看到短剧创作的草根性本质也得以保持,未来我们期待能持续看到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创作者,将自身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都融入到作品之中。这种全民创作也会进一步扩大微短剧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参与到微短剧行业的发展中来,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推动“微短剧+”模式不断拓展延伸,与更多领域实现融合,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微短剧的品质升级与生态繁荣,正推动着整个产业规模持续攀升。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刚突破500亿元,最新调研,整个行业而今年正加速向千亿级市场规模迈进,发展迅速的话,今年内可能就接近千亿门槛。
产业数据印证着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内容质量的提升不是发展的阻力,而是产业升级的引擎。红果短剧的实践告诉我们,主动提高标准不是自我设限,而是打开更大市场的钥匙;品类创新不是分散精力,而是挖掘行业潜力的途径;全民创作不是降低门槛,而是汇聚行业活力的源泉。
未来,我们将继续与行业伙伴携手,在微短剧领域深耕内容升级,保持行业活力与竞争力,让短剧不仅成为大众喜爱的文化产品,更能成为赋能千行百业的文化力量。
谢谢大家。
来源:传媒内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