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阳光创始人侯鸿亮解读“广电21条”:长剧破局唯有依靠扎实好故事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31 20:04 1

摘要:短剧凭借碎片化优势分流用户注意力、长剧年产量逼近200部“生死线”、资本撤离与题材受限……交织成当前行业困局。不久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的《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以21条具体措施为略显疲软的影视行业注入强心针,被业界称为“

短剧凭借碎片化优势分流用户注意力、长剧年产量逼近200部“生死线”、资本撤离与题材受限……交织成当前行业困局。不久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的《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以21条具体措施为略显疲软的影视行业注入强心针,被业界称为“广电21条”。

侯鸿亮

10月31日,2025横店影视节正式拉开帷幕,知名制片人、正午阳光创始人侯鸿亮亮相影视节核心活动——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就“广电21条”给出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广电21条”提出以“好故事”为核心的行业破局思路,“唯有扎实的好故事,才会重新建立观众的信任。”

在演讲前,侯鸿亮给出了一组数据,揭示行业现状。2019年全国电视剧与网络剧发行752部,到2024年仅剩281部,5年间减少超6成。电视台采购率下滑,网络平台从“抢IP”转向“控成本”,长剧被短视频、微短剧分流,且创作因题材红线、审查周期等问题陷入观望,行业供给与创新明显滞后。

在此背景下,广电总局出台“广电21条”。侯鸿亮坦言,行业的政策,最终的指向是回归故事本质,“有了好剧本,行业便没有问题,观众最终为优质内容买单,而非依赖流量或噱头。”他提出行业应建立“以剧本为核心”的协作模式——编剧筑牢“地基”,导演搭建“结构”,演员传递“情感”,平台通过算法放大价值,唯有编剧、导演、演员、制作团队各尽其职,围绕剧本主线发力,作品才能拥有“生动灵魂”,市场与政策也将因好作品更健康。

在侯鸿亮看来,新政释放出了“内容形态灵活化”信号,除常规剧集外,还鼓励中短剧、网络剧等多元形态并行发展,以提升创作效率、引导投资理性。同时,政策倡导现实题材与历史题材并行,要求“现实题材更贴近现实,历史题材突出重点”,并强调作品需兼具思想性与生活质感,平衡创作方向。

侯鸿亮还提到,针对过去审查的不确定性,新政提出“边拍边审摸索、非必要不暂停、面对面沟通”,简化流程、提升透明度;审查体系向专业化升级,吸纳更多年轻专家,以专业能力而非权威主导,夯实行业信任基础。此外,政策倡导“保底+分成”的收益模式,让好作品获得好收益,推动行业形成良性循环。

在侯鸿亮看来,从内容创作到播出落地,每一步都需秉持耐心,短期难见成效,但长期坚持终将“结出根深叶茂的故事”。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曾琦

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