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代剧在我心中,不是场战争,不是一段传奇,更不是一段虚构出来的“霸道总裁与灰姑娘”,而是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二者相互交错编织出的记忆长卷,这不是怀旧而是提醒我们那些正在被不断淡忘的过去。
作为观众,我并不希望能从年代剧中看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不希望看到“天道无情唯人心不灭”,更不希望看到“拒绝标签寻求真我”。
年代剧在我心中,不是场战争,不是一段传奇,更不是一段虚构出来的“霸道总裁与灰姑娘”,而是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二者相互交错编织出的记忆长卷,这不是怀旧而是提醒我们那些正在被不断淡忘的过去。
无论这些过去是好还是坏,无论这些记忆是恶还是善,都该被年代剧所诉说与记录,即便是像曲芳菲在世之前那段让人心中无比煎熬的剧情,即便是像俞乐山被盛必捷抓进监狱蹲了4年的大牢。
这些可以说是20世纪特有的故事,这些可以说是年代剧即便不讲也无法避开的社会转型产物,或许才是《依依向北风》的灵魂,才是被大多数人无意间给忽略的东西。
当今天的我们听到或看到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种历史标语时,也许并不会对这些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都理所当然的事情产生疑问或怀疑。
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在那个知识分子仍然只是社会极少一部人的年代,当大部分人只能通过人云亦云的方式接受报纸定向传播时,知识这个本没有善恶之分的黑暗面便开始逐渐显露出真容了。
作为日报的编辑,无论王潇如何用客观的角度来为文章设计立论,都会因为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产生某种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甚至可以用霸凌来形容。
作为手中握有一定实权的乔正君,他对五金厂的看法与态度,虽然不能代表县里与市里的态度,却可以从政策或政治的高度,用类似于自我批评的方式与王潇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合流或合谋。
相比起同为知识分子的乔正君与王潇,几乎将算计挂在脸上的肖树德在这二人面前,也许可以用大慈大悲、面慈心善来形容他。
当真小人肖树德败给乔正君和王潇两个伪君子时,当一篇只能代表报社观点的文章影响到无数国营大厂做出合理、合规、合法决定时,才真正体现出《依依向北风》作为年代剧的意义,才真正证明了这是一部远比以往任何一部年代剧更加真实的年代剧。
曾经的俞乐山无论在任何方面都是张扬的,如今的俞乐山却早已经被时间与挫折打磨掉了锋利的棱角,这是那个时代的特色,更是那个时代不愿被大多数年代剧提及的东西。
甚至是谢敬思这段看似不合理的离婚闹剧,都将年轻少年因为懵懂结成的婚姻,在成年或思想成熟之后所产生的无奈与后悔表现得淋漓尽致。
也许真正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你,会认为《依依向北风》中有太多的问题与不合逻辑,可我看到的却不仅仅只是局限在某个人或某件事上的逻辑问题。
当我通过并非恶人的王潇,看到身为知识分子那种“杀人不见血”的能力与能量时;当我看到未必就是反派的乔正君,只用短短几句话就完全否定了俞乐山所做的一切时,我才真正明白与看懂:原来年代剧是可以拍成这个样子的。
关于《依依向北风》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花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