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懂啊!现在打开古装剧,造型清一色的“清汤寡水”:辫子就是光秃秃的辫子,头饰不是塑料发簪就是廉价绢花,看十部剧都记不住一个角色。可回头翻90后的童年古装剧,才发现当年的造型师简直是“创意天花板”——扇子当头饰、辫子藏额饰、珠帘缠发髻,每个妆造都藏着小心思,既贴
谁懂啊!现在打开古装剧,造型清一色的“清汤寡水”:辫子就是光秃秃的辫子,头饰不是塑料发簪就是廉价绢花,看十部剧都记不住一个角色。可回头翻90后的童年古装剧,才发现当年的造型师简直是“创意天花板”——扇子当头饰、辫子藏额饰、珠帘缠发髻,每个妆造都藏着小心思,既贴合角色又让人过目不忘。原来以前的古装剧,连造型都在“讲故事”!
说到古装头饰的“封神操作”,扇子造型必须拥有姓名!萧蔷在《小李飞刀》里饰演的林诗音,把一把雅致的扇子斜插发间,配上淡雅妆容,温柔婉约的气质直接拉满,成为“白月光”造型的代名词。而《少年包青天》里的陆湘湘,同款扇子头饰却换了活泼款式,色彩鲜亮、设计灵动,完美契合她刁蛮任性的性格,只能说造型师太懂角色了!
不光是扇子,女星们的头饰总能玩出新花样。贾静雯在《倚天屠龙记》里的赵敏,一把折扇头饰配劲装,英姿飒爽,江湖侠女的气场瞬间拉满;陈好在《选妃记》里的扇子造型更绝,精致的扇面与发饰融为一体,华丽又不浮夸,美得让人移不开眼。还有《至尊红颜》里的珠帘网造型,细碎的珠帘缠绕发髻,既显贵气又带点灵动,至今仍是很多人心中的童年女神妆造。
现在的古装辫子,大多是“一根到底”的单调设计,可当年的造型师偏能把辫子玩出花!贾静雯的赵敏不仅头饰惊艳,辫子造型也堪称教科书——多股编发搭配精致额饰,既符合蒙古郡主的身份,又透着灵动娇俏,每一套都和剧情完美契合。胡静的辫子额饰更是经典,编发缠绕着精致配饰,额前点缀小巧饰品,复古又吸睛,把温婉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陈彦妃的辫额饰则走俏皮路线,简单的编发搭配可爱额饰,少女感十足;就连《欢天喜地七仙女》里的青儿,辫子造型也充满巧思,彩色发带缠绕其间,既符合仙女设定,又显得活泼灵动。原来以前的辫子从不是单纯的发型,而是与配饰、角色性格绑定的“整体造型”,这才是古装造型的精髓!
当年的古装造型有多敢?红色包头、妖精妆、大婚浓妆,可偏偏女星们的天然颜值都能轻松hold住!陈法蓉在张卫健版《鹿鼎记》里的红色包头造型,本是极具挑战性的设计,却被她演绎得明艳动人,气场全开;《水月洞天》里尹天雪的大婚造型,繁复的头饰搭配素雅妆容,清冷又大气,成为古装大婚造型的经典范本。
蔡少芬在《七剑下天山》里的造型英姿飒爽,利落的发型搭配劲装,完全跳出了“娇弱美人”的框架;梁咏琪在《越光宝盒》里的妖精造型,虽说是少见的古装尝试,却凭借独特的妆容和造型,美得极具辨识度。还有范文芳版任盈盈,简约的发饰搭配素雅妆容,完美契合角色的江湖气质,让人一眼记住。
更难得的是,当年的造型从不会“千篇一律”。周海媚在《神鬼八阵图》里的造型美到出圈,而剧里其他角色的造型却略显普通,足见造型师对角色的精准把控;万绮雯在《我和僵尸有个约会》里的众多造型,每一套都贴合剧情,美到极致;杨幂饰演的夕瑶,简单的花环头饰搭配白衣,仙气飘飘,成为无数人的童年女神。
反观现在的古装造型,要么追求“极简”到敷衍,要么堆砌元素却毫无逻辑,演员们的造型大同小异,很难让人记住。当年的造型师们,既懂美学又懂角色,一把扇子、一个辫子、一串珠帘,都能成为角色的“专属标识”,再加上女星们的天然颜值,才造就了一部又一部的“造型封神”之作。
90后的童年眼福,大概就是这些充满创意的古装造型给的。它们不只是妆造,更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那么,在你心里,最难忘的古装造型是哪一个?你觉得以前的古装造型是不是更有创意?快来留言分享你的童年回忆吧!
来源:小飞侠来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