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五遍的电视剧,少年时开始,中年还在看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30 11:20 1

摘要:小时候家里电视少,能看的频道更少,但只要一有《西游记》,不管大人孩子,大家都老老实实坐在一起,跟着电视里的剧情乐呵呵地笑。

说起电视剧《西游记》,估计没有几个人没看过。

小时候家里电视少,能看的频道更少,但只要一有《西游记》,不管大人孩子,大家都老老实实坐在一起,跟着电视里的剧情乐呵呵地笑。

说实话,小时候哪懂那么多道理,就是觉得孙悟空能上天能入地,真厉害,变个什么东西都那么神气。

每次看见他和师父、八戒、沙僧一路上打妖怪,闯难关,觉得特别热闹。

那会儿也没想那么多,就觉得这个猴子精灵古怪,八戒贪吃偷懒,沙僧憨厚老实,师父爱唠叨,整天被妖怪抓走。

每次他们遇到妖精都是一场热闹,电视机前的小孩就跟着揪心,一会儿怕师父被吃了,一会儿又想看孙悟空怎么救师父。

记得第一次看《西游记》,还小,都是跟着家里人一起看的。

那时候,电视是奢侈品,放在家里的角落,每到放《西游记》的时候,爸妈都不让出去玩,非得一家人坐在一起等着。

每到电视剧开头,那个熟悉的片头曲一响,小孩们立刻安静下来,全神贯注盯着屏幕看。

那种感觉,现在想起来特别温暖。

家里人围坐一起,生活虽然简单,但有点小幸福,就是大家一起追剧,分享剧情的欢乐和悲伤。

其实小时候看《西游记》,就是图个乐呵,哪里懂得什么深意。

只觉得孙悟空特别厉害,能打能变,什么妖怪都不怕。

那会儿最喜欢看孙悟空打妖怪,每次他用金箍棒一棒打过去,小孩子都跟着一起喊。

猪八戒就像家里的亲戚,贪吃懒做,嘴上没个把门的,偶尔还撒个谎、逗个趣,大家都觉得可爱。

沙僧老实厚道,总是帮大家背行李,累了也不喊苦。

师父虽然老被抓走,但也有自己的坚持,一路上总是念经劝大家向善。

后来慢慢长大了,再看《西游记》,就发现不一样了。

以前觉得孙悟空能打所有妖怪,怎么到了取经路上,碰到点厉害的妖怪就打不过了,还得老去求观音菩萨、如来佛祖来帮忙?

小时候觉得奇怪,心想不是齐天大圣吗?

怎么这么多时候都得去找帮助。

后来才明白,电视剧就是这样安排的,给大家留点悬念,也让孙悟空不至于太强,得让师徒四人有难有苦,取经路上才显得不容易。

其实这也挺像我们生活的,没有谁能一直顺利,碰到点事儿总得有人帮忙,靠自己也不是啥都能解决。

尤其有了孩子以后,再陪着孩子看《西游记》,感受又不一样了。

小孩最喜欢看猴子和八戒,每次吃完饭就盼着看电视,看见八戒就跟着学猪叫,嘴里嘟囔着“八戒,八戒”,家里气氛一下就热闹起来。

有时候看着孩子笑嘻嘻地指着屏幕,自己也觉得特别开心。

这个时候才发现,《西游记》不仅仅是童年回忆,更是一种家庭的纽带。

大人小孩都能在这个电视剧里找到乐趣,一起讨论剧情,开心得不得了。

每次看完,孩子们还要模仿孙悟空翻跟头、八戒挠痒痒,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西游记》的魅力其实不只是故事好,演员、音乐、场景,都让人印象深刻。

那会儿没什么特效,全靠演员真本事。

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真的是活灵活现,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特别带劲。

猪八戒、沙僧也都很有特色,师父唐僧虽然话多,但也有坚持。

每个角色都很鲜明,大家都能记住他们的样子。

再说那音乐,开头一响,大家立刻知道是《西游记》,童年的记忆一下就被唤起了。

其实,虽然《西游记》是神话故事,但仔细想想,里面讲的道理挺深刻。

师徒四人一路上遇到八十一难,既有外面的妖怪,也有自己的毛病。

孙悟空有本事,但有时候性子急了就惹祸;八戒贪吃懒做,总想偷懒耍滑;沙僧憨厚,但也有胆小怕事的时候;唐僧坚持取经,但有时候也太死板。

每个人都有缺点,但大家一起互相帮助,最后才顺利到了西天取经。

其实这跟我们现实生活挺像的,谁没有缺点?

谁没有难关?

关键是大家一起努力,总能找到办法解决问题。

再说那些妖怪,小时候觉得都是坏蛋,后来发现其实不少妖精也挺可怜。

有些妖精有本事,但就是没人管,活得也挺苦;有些妖精有后台,动不动就能请大仙来帮忙。

孙悟空打小妖精一棒子就搞定,碰到有关系的,就得去找神仙。

其实这也挺像现实社会,有些人有背景,有些人靠自己努力,有些事讲关系,有些事凭本事。

电视剧虽然夸张,但也不是没道理。

这些年看了很多电视剧,什么爱情、悬疑、古装、家庭剧,剧情千奇百怪,有的拍得挺好,有的真是看不下去。

有些电视剧剧情乱七八糟,角色性格变化莫测,看着就让人头疼。

相比之下,《西游记》就显得特别真诚,没有瞎编乱造,讲的都是大家能懂的道理。

演员演得用心,故事扣人心弦,音乐好听,场景虽然简单但很有味道。

哪怕现在再看,也还是觉得好看,甚至觉得比很多新剧还要耐看。

有时候闲着没事也会翻出来再看一遍《西游记》,不管是网上看的,还是电视台重播,都觉得特别熟悉。

每次看都能发现新的细节,有时候还会想,小时候怎么没注意到这些?

其实人就是这样,年纪不同,看事的角度也不同。

小时候看的是热闹,喜欢孙悟空打妖怪;长大了看的是故事,觉得师徒四人互相帮助挺不容易;有了家庭看的是陪伴,觉得一家人一起看电视很温馨。

再过几年,也许还会有新的感受。

其实,《西游记》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它算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回忆。

小时候大家都看,长大了还在看,家里有了孩子,孩子也跟着一起看。

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情感纽带。

每次看都能回忆起小时候的快乐,家人团聚的温暖。

即使世界变化再快,生活再忙碌,只要看到《西游记》,就会觉得心里踏实,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简单美好的年代。

很多人说现在的电视剧越来越花哨,剧情越来越离谱,但像《西游记》这种经典,百看不厌,大家都记得。

它教会我们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团结,什么是面对困难不退缩。

师徒四人一路上吵吵闹闹,但最后还是一起完成了取经任务。

生活也是这样,谁都不容易,难免有矛盾有挫折,重要的是大家能一起面对,互相帮助,最后把事情做成。

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那些当年拍《西游记》的导演、演员和工作人员。

没有电脑特效,没有豪华场景,全靠自己的真本事。

一个个角色都刻画得特别鲜明,故事讲得有条有理,音乐也让人难忘。

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现在很少见了。

有些新剧虽然花钱多,但看起来没什么味道,没有那种亲切感。

相比之下,《西游记》就是越看越有味,越看越觉得亲切。

《西游记》除了好看,还能让人思考。

师徒四人一路上遇到那么多妖怪,不是每一次都能顺利解决,很多时候都得靠运气、靠关系、靠大家齐心协力。

其实生活也是这样,谁也不可能靠自己走到底,总得有朋友家人帮忙。

碰到难题大家出主意,遇到麻烦一起扛,团结一致才能度过难关。

电视剧虽然是神话,但讲的道理很实际,和我们生活很像。

再说孙悟空,小时候觉得他无所不能,什么都能搞定。

长大了才发现,他也有脆弱的时候,也会被压在五指山下,也会被师父念紧箍咒管得死死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

关键是遇到困难怎么去面对,能不能坚持下去,能不能互相帮助。

师徒四人一路上分分合合,但最后还是一起走到了西天。

这种精神,其实挺值得我们学习。

有时候觉得,《西游记》就是我们一代人共同的成长史。

从小看到大,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感受。

小时候看热闹,长大看故事,有了家庭看陪伴,年纪大了看人生。

每次看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都会想起那些陪伴自己成长的人和事。

哪怕一次次重播都不会腻,反而觉得每次看都有新收获。

现在很多人觉得电视剧只是娱乐,其实有些电视剧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西游记》就是这样的电视剧,故事简单但道理深刻。

师徒四人一路坚持,互相帮忙,最后取得真经。

生活也是如此,大家一起努力,互相支持,最终也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电视剧不仅仅是消遣,更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

最后,不管看了多少遍《西游记》,每次看都觉得特别亲切,特别有意义。

它陪伴我们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情感寄托。

每次翻出来看,都会想起小时候的快乐,家人的温暖,朋友的陪伴。

哪怕外面的世界变化再大,这部电视剧总能让人找到内心的安定。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西游记》就是最难忘的回忆,最值得珍惜的经典。

来源:元包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