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说《我的团长我的团》真实,这部剧到底好在哪里?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30 09:09 1

摘要:在众多抗日题材影视剧中,我唯独钟爱《我的团长我的团》,或许不能说这部剧就是最好的,但是我可以说,这部剧是最独特的。

在影视剧中,抗战题材一直是经久不衰,多年来有关于抗战的剧可以说是种类繁多,浩如烟海。

在众多抗日题材影视剧中,我唯独钟爱《我的团长我的团》,或许不能说这部剧就是最好的,但是我可以说,这部剧是最独特的。

至于哪里独特,主要是如下的几点。

对比其他影视剧,我们难免会代入一些刻板印象。

主角团总是脸谱化的抗战英雄,一身正气,军容整肃,慷慨激昂,从军官到士兵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英雄好汉。

而炮灰团从故事的开始就是一群性格迥异的普通人,有清醒消极的孟烦了,有一腔热血但是唯唯诺诺的上海青年阿译,也有像李乌拉这样失魂落魄苟活着的底层军官。

也有“从没救活过一个人”但是却总悲天悯人的老兽医。

即使是主角龙文章,也不是过往故事里光明伟岸的形象,他有时装神弄鬼,有时谄媚狡猾,也有时真情流露,让人动容。

也正是这一个活生生却各不相同的人物,才让故事更加真实。

假如没有这场战争,孟烦了可能成为一个学者,阿译不会成为没打过仗名不副实的少校,而是会成为一个颇具文艺气息的职员。

老兽医不用再背负这样沉痛的责任,而是在老家养老。而迷龙应该在自己魂牵梦绕的老家快乐的生活。

也许这才是这场战争的底色,不是每一个战士都是天生的英雄,他们是一个个来自五湖四海的普通人,被迫被这场战争裹着,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团长》之所以真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没有弱化我们的敌人,也没有过高的抬高我们自己。

南天门的日军顽强,勇敢,耐力极强,能在管道里像老鼠一样生存。他们曾经席卷大半个中国,将无数的军队打的溃不成军。

而我们的战士有时会胆怯,会退缩,会被日本兵追的作鸟兽散,会提不起斗志,甚至会绝望。

我们一直在经历失败,所以龙文章说他是在败仗中学会的打仗。

我们的主角炮灰团,并不是一支身经百战的英雄部队。

他们是一群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人,是从不同的部队,经历了无数的败仗,苟活下来的溃兵。

然而,即使是经历了败仗的失魂落魄,当再次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依然有普通人的英勇。

这是人类勇气的赞歌,也是普通人让人动容的英勇。

被迷龙视为仇寇的李乌拉,在收容所毫无尊严,却毅然的选择加入缅甸远征军。

虞啸卿的精锐年轻气盛,盛气凌人,对虞啸卿有近乎迷信的个人崇拜,但反过来看,其实也不过是一群没经历过战火的年轻人而已。

孟烦了看似清醒孤傲,漫不经心,似乎什么都不在意,什么东西都已经看破,而实际上的孟烦了不敢面对小醉的爱情,不敢辜负父亲的亲情,也十分珍视炮灰团的袍泽之情。

即使他总是用恶毒的话去刺痛别人,但其实孟烦了是个内心柔软的有心人。

而虞啸卿,文敬屈原,武敬岳飞,慷慨激昂,讲死于战场是军人分内事,说自己活不到需要圆滑的那一天。可最终却活成了唐基的样子。

感谢《团长》,似乎让这些曾在战火中绝望和战斗过的前辈复活,他们不是在演绎,似乎在另一个时空里,他们真是存在着。

来源:影视大哼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