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到乔正君这么一说之后,王潇就对俞乐山更生气了,王潇于是就写了一篇针对俞乐山和桥头五金厂的报道。
乔正君和王潇联手了。
乔正君从肖树德那里得知盛雪竹和俞乐山关系不一般之后,就想到了利用王潇来对付俞乐山。
王潇本来就因为盛雪竹的事情,对俞乐山有很大的意见。
听到乔正君这么一说之后,王潇就对俞乐山更生气了,王潇于是就写了一篇针对俞乐山和桥头五金厂的报道。
王潇这篇报道一出,对桥头五金厂的影响太大了,很多客户都直接拒绝跟俞乐山他们五金厂合作了。
乔正君以为,自己利用王潇来个借刀杀人,不仅可以帮自己争取到回城的机会,还可以趁机狠狠地报复一下俞乐山。
直到盛必捷和盛雪竹父女联手帮助俞乐山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王潇才知道自己到底输在哪里。
乔正君和俞乐山没有仇,甚至俞乐山还帮过好几次乔正君。
俞乐山知道乔正君和曲芳菲的事情,也知道暖暖是乔正君的女儿,但俞乐山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乔正君和曲芳菲的事情说出去。
哪怕是在最难的时候,俞乐山也没有选择出卖乔正君。
乔正君明知道俞乐山是好人,俞乐山救过自己好多次,但他还是利用王潇对付俞乐山。
乔正君之所以对俞乐山恩将仇报,主要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为自己争取回城的名额。
乔正君本来以为回城的事情已经板上钉钉了,尤其是丈母娘还专门提前给乔正君看了刘达生带回来的回忆记录。
丈母娘的举动,加上会议记录的内容,乔正君以为自己调回来十拿九稳了。
结果转过头,刘达生就让老婆转告乔正君,这次回城的名额给了别人,乔正君还要继续待在乡下。
乔正君本来心里已经对回城不抱希望了,结果乔正君丈母娘因为回城的事情心里过意不去,专门给乔正君的直接领导打了电话,让他帮忙安慰一下乔正君。
领导在找乔正君谈话的时候,无意中透露出来一个关键线索,回城的事情还没有落到实处,市里面有人不是很支持那个回城的人。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乔正君决定为自己争取一下。
乔正君觉得,只要把俞乐山的桥头五金厂搞砸了,那那个支持社队企业的人,回城的事情自然就有了变数。
乔正君虽然想好了要怎么对付俞乐山,但他不能直接出手。乔正君还是比较了解岳父刘达生脾气的,一旦刘达生知道了乔正君在背后搞鬼,他一定会出手阻止乔正君。
本来因为让刘天瑶未婚先孕的事情,刘达生对乔正君就有一些看法,如果再让刘达生知道了乔正君在背后使这些阴招,那他一定会彻底对乔正君失望的。
为此,乔正君就想到了利用王潇来对付俞乐山。
因为盛雪竹的事情,王潇心里对俞乐山本来就不满,就算刘达生要追查这篇报道的事情,那他也只会觉得这是王潇为了报复俞乐山的个人行为,跟乔正君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王潇的这篇报道真的整垮了俞乐山和桥头五金厂,那那个一直在背后支持俞乐山人,必然会受到牵连,很有可能就回不了城了。
而到时候作为乔正君自然就可以作为替补,理所当然地拿到这个回城名额,利用这个机会回城。
第二个目的,乔正君瞧不上俞乐山。
除了为自己争取回城的机会外,乔正君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因为他瞧不上俞乐山。
虽然都是下乡插队的知青,但乔正君和俞乐山是完全不同的,乔正君家世好,而且有文化,在知青点也被重用,甚至还被调到县里面去工作了。
而俞乐山呢,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粗人,在知青点就油嘴滑舌的。后面还因为投机倒把被抓进去坐了四年牢。
坐牢出来之后,俞乐山也没有找到正经工作,就又跑去承包了桥头五金厂。
和王潇一样,乔正君打心底是瞧不上俞乐山这种人的,觉得俞乐山这种人是没有什么大前途的。
既然乔正君瞧不上俞乐山,那俞乐山混的越好,就等于越是打脸了乔正君和王潇他们的脸。
细节就是,俞乐山的五金厂效益很好,给谢敬思随便开的工资,就比车间主任一个月的工资还要高。
人都是有嫉妒心理的,尤其是看着处处不如自己的人,现在却发展的比自己好,正常人心理肯定都是会有些嫉妒的。
所以,如果俞乐山五金厂的发展越好,乔正君心里肯定是越难受的。
如果可以趁这个机会,狠狠地打击一下俞乐山的发展势头,乔正君肯定也是乐意看到的。
02 盛雪竹助俞乐山反击俞乐山的桥头五金厂因为王潇的一篇报道,陷入了困境,厂子几乎要停工了。
在最关键的时候,盛雪竹来了。
盛雪竹提出,既然对方用一篇报道就可以让俞乐山的桥头五金厂陷入困境,那俞乐山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在报纸上为自己发声,说出自己承包桥头五金厂的初衷和目的。
盛雪竹相信,只要俞乐山把自己的初衷,以及创办桥头五金厂这一路走来的困境写出来公之于众,那领导看到了说不定就会有转机了。
盛雪竹其实也不知道这篇报道对于改变俞乐山他们厂子的现状有没有用,但对于当下的俞乐山来说,这是他唯一可以发声的渠道。
而且像桥头五金厂这样的社队企业还有很多,俞乐山的这篇报道一发出来,势必会引起其他社队企业的共鸣。
到时候,那些社队企业也会纷纷站出来声援和支持桥头五金厂。
人多力量大,有了其他社队企业的声援和支持,俞乐山也不算是孤军奋战了。
就算上面的领导,还是不认可俞乐山抢国营工厂客户的行为,那他们也可以看到像桥头五金厂这样的社队企业的艰难处境。
而只要能够让上面的领导看到这些社队企业的艰难,愿意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来扶持一下这些社队企业。
只要有了政策的支持和扶持,那俞乐山他们的桥头五金厂说不定也能迎来转机。
除了盛雪竹之外,盛必捷也在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俞乐山。
盛必捷知道刘达生是主管经济工作的市长,而且通过之前工作上的交往,盛必捷也知道,刘达生是一个很正直的人,尤其是对经济方面的工作,很有远见和格局。
最主要的是,刘达生是个对事不对人的人,他不会因为个人的恩怨,就对俞乐山有看法,或者不愿意出手帮俞乐山。
当初因为抓不抓俞乐山这个布票贩子,盛必捷和刘达生还产生了意见上分歧。
盛必捷一开始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但后面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看法是不对的。
后面在俞乐山落网之后,盛必捷还主动打招呼让里面的人照顾俞乐山,让俞乐山在里面学了一门技术。
俞乐山在决定承包桥头五金厂之后,是提前写了一份规划给盛必捷看的,所以盛必捷一直都是支持和认可俞乐山的所作所为的。
盛必捷为了帮助俞乐山,主动放下面子去求刘达生帮忙。
如果刘达生听盛必捷讲了俞乐山的事情,认可俞乐山的所作所为,愿意出手帮俞乐山一把,那自然是最好的。
但如果刘达生对俞乐山承包桥头五金厂的所作所为后,心里没有那么认可俞乐山,那他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也说不定会愿意拉一把俞乐山的。
而只要刘达生出面帮俞乐山说话了,那风向自然就会变了。
那些之前碍于上面压力而不愿意跟俞乐山合作的人,自然就会重新考虑和俞乐山他们厂子的合作了。
俞乐山他们厂子的产品质量好,其实本来就不缺客户,只不过是因为那篇报道闹得,有些厂子有些犹豫。
如今看着刘达生都出面为桥头五金厂说话了,那他们自然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和俞乐山他们合作。
看到俞乐山遇到危机,盛必捷和盛雪竹都主动出面出钱又出力地帮俞乐山,才懂为何王潇到底输在哪里。
王潇家世好,长得也不错,工作也体面,而且对盛雪竹和暖暖也好,但盛雪竹却始终不愿意答应王潇。
王潇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主见,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而且很容易感情用事。
王潇因为盛雪竹的原因,对俞乐山有了偏见,就认定在桥头五金厂抢客户这件事情上,俞乐山是做的不对,也相信了王潇说的,俞乐山在开会的时候,真的说了等自己发达了,就要娶长得好、学历高的人。
王潇太容易感情用事了,一遇到盛雪竹的事情,他整个人就懵了,完全没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盛雪竹自身能力也很强,她不喜欢比自己弱的人,王潇虽然个人能力还不错,但性格上实在是太弱了,一点主见和自己的判断能力没有,盛雪竹肯定是不会喜欢他的。
03 结语乔正君太自私了,为了自己能够回城,利用王潇,算计俞乐山和桥头五金厂。
要知道,桥头五金厂虽然是俞乐山个人承包了,但厂子背后关系着几十个工人以及他们家庭的生计。
而乔正君为了自己的利益,却直接置这些工人的生死不顾,实在是自私至极。
利益王潇为自己争取到回城的名额,乔正君看起来是赢了,但其实是输得彻底。
来源:犀利姐阿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