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乔正君戴上手铐那晚,我正好在群里看到有人发“他活该”,一秒就被顶成热评。7月15号播出的23集,收视2.8,破纪录;社交平台爆了5亿阅读,王潇两个字成了报复性人格的代名词。
乔正君戴上手铐那晚,我正好在群里看到有人发“他活该”,一秒就被顶成热评。7月15号播出的23集,收视2.8,破纪录;社交平台爆了5亿阅读,王潇两个字成了报复性人格的代名词。
我脑子里第一个疑问:为啥我们一边骂王潇,一边熬夜追?
简单说,就是三十年前一个小五金厂,把一群人全裹在一起,谁也逃不掉。
乔正君本来是厂长,开口闭口叔长叔短,说穿了就是会钻空子。
厂子要改制,他想把亏空推到供货质量,结果被王潇发现。
王潇这人,平时说话软得像棉花,心里全是刀子,他把自卑全做成绳索,勒得乔正君喘不过气。
现实里那厂子没倒,现在成了永康做智能锁的老大哥。
真事:当年涉事工人的后人搞了个质量安全基金会,负责人就是乔正君原型的儿子,他在采访里说“我爸犯的错,得靠下一代慢慢补”——这句比剧里任何台词都扎人。
王潇的招太阴,专家直接点出“情感勒索”。
他先是靠近乔正君女儿,再拿那点暧昧当武器;发现乔正君不吃软,就调头举报,一套连环拳。
剧里把他拍得不疯不闹,只是眼神暗下来,观众反而瘆得慌。
热搜上很多人留言:生活里见过同款,笑着翻脸,转头发你九宫格控诉图。
俞乐山和盛雪竹那笔老账,看得人累。
俞乐山当年替盛雪竹父亲坐牢,出狱后一句“我欠你爸的”就把俩人锁死。
盛雪竹想离婚,开服装厂又被说“忘恩负义”。
最新预告,84年的“打投”运动要来了,个体户人人自危,盛雪竹得重新选:死守恩义,还是把厂子撑下去。
导演放话:个体户政策风暴不是背景板,是真能把人掀翻的天。
我看到一条弹幕:老故事怎么让年轻人追?
答案是——它讲的不止过去。
乔正君的倒台像极今天挪用公款的高管,王潇的软刀子像极朋友圈的道德绑架,盛雪竹的服装厂困境,连价格双轨制都照搬历史,却活生生就是我们经历过的渠道混乱、成本暴涨。
说白了,这部剧提醒我们:再大的时代风浪,最后都要落到一间小厂、一段关系、一双手上。
谁都不是纯粹的坏人,也都不是单纯的好人。
我们熬夜看剧,其实是在对着屏幕照镜子。
来源:儒雅叶子9mmr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