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曲芳菲未婚先孕被抛弃,产房里大出血离世,俞乐山顶着骂名把孩子抱起来,这一刻让《依依向北风》在央视八套一开播就直击人心
曲芳菲未婚先孕被抛弃,产房里大出血离世,俞乐山顶着骂名把孩子抱起来,这一刻让《依依向北风》在央视八套一开播就直击人心
那是个讲究“脸面”的年代,知青返城,风声紧,巷口传话靠脚步,消息全靠耳朵
《依依向北风》里,菅纫姿、鲁诺、何明翰、铁政一上场,带着70年代的土腥气和人情味,38集的篇幅不长不短,刚好够你跟着这些人,熬几锅粥,看几场散场
一开始,风声紧得很
盛雪竹和俞乐山在“黑市”被抓,前脚被收拾,后脚就收到学习班的通知
她不服气,举报了肖主任,结果被人盯上,报复进了监狱
她以为救她的人是乔正君,心里一口一个“恩人”,这误会后来像雪一样越滚越大
其实,是俞乐山把她从风口浪尖上悄悄拉了下来,只是他不解释,像老黄牛,闷着头做事
有一段鸡蛋的小事,我一直忘不掉
赵大妈老伴病了,需要营养,家里却舍不得打破那几颗蛋,干脆卖给俞乐山换点钱
盛雪竹心急火燎,追着俞乐山把鸡蛋买回去,甚至被“高价”气到骂他奸商
她不知道,夜里无风,俞乐山提着纸包走回去,敲了赵大妈的门,没要一分钱把鸡蛋送了回去
善良有时候是一门不响的事,像鸡蛋被塞回门缝那一下,轻,却妥帖
感情这东西,往往不讲理
盛雪竹喜欢上了乔正君,胆怯又笃定,跑去跟好姐妹曲芳菲摊牌
曲芳菲也喜欢乔正君,她吞下那口话,面上笑笑,心里却乱成一锅汤
乔正君正派、热心肠,这是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
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一边是被误会的俞乐山,一边是被高光照着的乔正君,盛雪竹的心就这么偏了
乔正君的甜言像雨点,把曲芳菲的防线一粒粒敲碎
她曾试图为了姐妹情分抽身,可到底还是投入了他的怀抱
未婚先孕在那个年代是不堪的事,街坊的眼睛像筛子,话像针
曲芳菲不愿说出孩子的父亲,嘴硬得要把天戳漏
乔正君为了自己的前途,转身去靠近领导的女儿,没松口谈婚事
你说他现实吗?
是
你说他渣吗?
也不好一口唾沫定死,一个人被时代推着走,选择常常不体面
风口浪尖上,俞乐山站出来
他决定和曲芳菲结婚,哪怕只是为了保住孩子的名分
你想想,70年代那阵子,谁愿意背未婚先孕的锅?
他是真顶着压力走进门槛的
邻里窃语像烟,绕着他打圈子,曲芳菲却把他当成“趁虚而入”的人
她到底图他什么呢?
她都这样了,他还能图她啥?
这话我每次想起都憋得慌
产房门一关,命运就不讲道理了
曲芳菲生孩子时大出血,人没了,屋里忽然安静得可怕,只剩下婴儿的哭声像刀
俞乐山把孩子抱起来,一夜白了半寸头
后来乔正君的事翻过来,他被关进监狱又平反出狱,但一口咬定不认这个孩子
平反归来不认亲,这一刀,比风雪更冷
盛雪竹站在门口,看着那个孩子,眼里先是红,再是定
她把误会和偏见往后搁了一步,开始帮俞乐山带孩子
王潇从医院走出来,追着她说有个破格提拔的机会,让她别错过
她摇头,说孩子离不开我,转身回去热奶
那条走廊灯光昏黄,王潇站在灯下,影子长得像一条线
这个机会不是医院随手给的,是他一点点去争来的,他其实一直喜欢她,只是听到她喜欢乔正君后把话吞进肚子里
被拒绝那刻,他像把一封没写完的信折好,塞进抽屉,再也不打开
我常想,好人与坏人不是一刀切的事,时代是带刀的,也会割伤人
俞乐山被人误会了很久,他没解释,继续做事;
乔正君被光环照着,也被现实牵着走;
盛雪竹软里带硬,抱起孩子,她的前途就像被她亲手放进抽屉,关上
电视剧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开播,收视怎样暂时不说,反正口碑先走了一步
导演武洪武说,戏要以情动人,这部戏是有厚重历史感、思想价值昂扬向上、情感浓度很高的作品
这句话不算宣传腔,有些情节真是从人身上刮下来的
有专家也说,这类知青题材是一代人青春的回声,也是改革开放历程的另一面镜子
看戏不只是看爱恨,还是看人怎样在泥地里站起来
我最喜欢的,是那些生活细节:院子里炖菜的香味,墙皮脱落露出灰砖,夜风从窗缝里漏进来,孩子哭一声,整条胡同都跟着醒
善良不是口号,是半夜不声不响把鸡蛋送回去,是明知道要被闲言碎语淹没还要把婚先结下去,是在走廊说“不去了”的时候眼神不躲
这些东西,拍出来就有温度
接下来这剧还有不少看点
俞乐山怎么从泥腿子一路杀进商海,盛雪竹怎样在医院里熬成一名拿得出手的医生,他们两个的感情能不能在误会散尽后走在一起
这类问题,别急着拿标准答案,我们一集一集看,他们一段一段活
人活在时间里,很多选择当下看像错,往后看也许是唯一的路
这剧好,就好在不急着给你对错,它先给你人,再让你自己去判断
最后我想说
爱是拿得出手的行动,不是堆出来的词
曲芳菲的离开让人心塞,她的孩子是这个故事的心脏,跳一下就提醒你别忘了
等到大结局,我希望看到的是,误会散了,责任落地,那个孩子能在热饭和灯光里长大
如果你也在追这剧,就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听听他们说话,也听听自己心里的回声
来源:草上飞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