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6:《湾区升明月》刚办完,又力邀120位艺人参演《荣誉之夜》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31 03:59 1

摘要:旁边丁程鑫的粉丝尖叫声刚飙到高音,就被AI数据墙的冷光压了回去——那块大屏实时滚动:过去两年国产片票房TOP10里,八部半是“情绪爽片”,剩下的一部半没人记得名字。

宜昌的江风把红毯吹得猎猎作响,叶童挽起旗袍下摆,像把旧胶片抖进长江浪里。

旁边丁程鑫的粉丝尖叫声刚飙到高音,就被AI数据墙的冷光压了回去——那块大屏实时滚动:过去两年国产片票房TOP10里,八部半是“情绪爽片”,剩下的一部半没人记得名字。

尴尬不?

现场没人说,但空气里全是“原来如此”的味道。

段奕宏溜边儿走,躲的是镜头,也是“叔圈”标签。

他这回凭一部小成本犯罪片入围,片方宣传费只够在抖音投三天,结果靠“眼神杀”二创硬挤出三亿票房。

AI把观众瞳孔热区图打在大屏上,最高温的点全在他抬眼那0.8秒——技术把玄学拆成代码,演员反倒松口气:以后没人再吐槽“演技看不见”。

最魔幻的是《量子黎明》的特效组领奖。

团队老大穿件起球的连帽衫,站在全息投影里跟北京实验室的实习生击掌,两地画面叠在一起,像把两截不同年份的胶片强行拼接。

他憋了半天只说出一句:“渲染农场的水冷系统,昨晚差点把北京胡同泡了。

”台下哄笑,笑完又有点唏嘘:原来高大上的“元宇宙”,也怕小区停电。

法国电影联盟主席朱佩女士上台时,LED屏切到三峡大坝泄洪的素材,银灰色水墙衬得她那一头白发像延时摄影里的光轨。

她宣布中法合拍协议,第一条就是“共享虚拟制片水电费”,翻译小姑娘嘴一瓢,说成“共享水电费”,台下嘉宾愣了半秒,掌声反而更热烈——这年头,连国际对话都得先谈柴米油盐。

“零碳办会”是官方金句,落到实处就是红毯尽头那块数字签名墙。

明星拿电容笔龙飞凤舞,后台直接把签名铸成NFT,收益捐给长江江豚保护基金。

王砚辉签完摁手印,发现旁边提示“每笔交易耗电0.8度”,嘟囔一句“那我少签俩字儿,省点电给鱼”,被直播收进全网热搜,词条叫#老戏骨省电式签名#,点进去全是表情包。

夜里十点,VR展映区排起队。

观众戴上头显,坐进90年代宜昌老码头的竹椅,看当年在三峡取景的《巫山云雨》。

胶片颗粒飘在眼前,有人伸手想抓,指尖碰到的是长江湿气。

旁边大学生嘀咕:“原来我爸妈年轻时的雾霾,是这种颗粒感。

”一句话把历史拉成私人物品,技术再炫,最后还是落回人的体温。

散场时,奥体中心外的出租车师傅边刷短视频边感慨:“今天拉了三个剧组,都说明年要拍长江洪水戏,让我帮忙存点98年的旧报纸当道具。

”他方向盘一打,车载广播正好放《三峡好人》的片尾曲,贾樟柯十年前的汾阳话混着宜昌夜雨,像给这座刚炫完科技的城市补了一剂人工乡愁。

车窗外,长江水拍岸,节奏和颁奖礼的鼓点意外合拍。

电影人们带着奖杯、合同、未散的妆,各自回酒店写PPT或赶凌晨的航班。

AI数据墙已经熄屏,只剩暗红的散热格栅在呼吸,像刚跑完马拉松的大兽——它知道明年还会被拉出来遛,至于遛出什么新花样,没人能保证。

唯一能确定的是,只要江水还在流,胶片或像素,都会继续在这里找自己的码头。

来源:乐观的芒果g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