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女儿扔在火车站,转身去娶领导千金——这操作,放在今天,热搜能挂三天。
“把女儿扔在火车站,转身去娶领导千金——这操作,放在今天,热搜能挂三天。
”
昨晚刷到这段,弹幕齐刷“渣男本渣”。
可现实里,真有人把剧本活成纪录片。
八十年代胶东某县,一位分管组织的副书记,把供销社小伙调进县委办,顺手把女儿塞给他。
十年后,女婿副省级退休,老丈人依旧在当地被称“老太师”。
剧里刘达生让乔正君“先离婚、再进门”,几乎一比一复刻。
作者嘴硬不认原型,可档案里的任职轨迹连停顿的月份都对得上,你说巧不巧?
更狠的是弃养。
剧里暖暖被丢在候车室,观众骂完也就散了。
但去年修法后,这种陈年旧账能被成年子女翻出来告。
北京朝阳法院刚判完一例:父亲三十年前把娃送回老家,如今被索赔抚养费加精神损失,一口气掏出八十多万。
乔正君要是活在2024,刘天瑶再手眼通天,也拦不住暖暖拿传票敲门。
法律这条时间线,终于追上了狗血。
当年高考报名卡得死,“成分”一栏能压死人。
新翻出来的1978年特批名单里,却藏着后门:市级领导签字就能“特事特办”。
刘达生宁可让准女婿错过考试,也不给他递条子,算盘珠子崩一脸:把柄越大,忠诚度越高。
如今看,就是PUA鼻祖版。
某高校去年做了模拟实验,六成受试者在“绝对权力+零出路”环境里,不到两周就主动讨好施控者。
乔正君从抗拒到喊“爸”只用七集,心理学直呼内行。
别以为这套玩法进了博物馆。
上个月刚落马的西南某市政协副主席,被曝挑女婿先看“能替家里接多少工程”。
纪委通报里那句“以姻亲掩利益输送”,跟刘达生让乔正君当“白手套”一个味。
时间跨度四十年,剧本只改了对白,内核连标点都没动。
所以,骂角色容易,照镜子难。
屏幕外的我们,真遇到“刘达生”递来的入场券,敢不敢像弹幕说的那样一把糊他脸上?
大概率还是接过票,拍拍肩膀:“以后就是一家人。
”毕竟,权力递来的糖,苦也是甜的。
来源:风趣豆浆yNK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