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沉默的荣耀》38集后悔了,吴石一句“我是东海”,破防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30 17:11 1

摘要:追完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后悔了,咋这么难受呢?从来没有看一部谍战剧有这么难受的感觉。特别是到第38集,东海小组被全部抓捕,朱枫吞金自杀,聂曦绝笔担责,陈宝仓主动顶罪,三人为了保护吴石,全然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把战友情、阶级情、师生情铺垫的满满的,可是,这个时

追完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后悔了,咋这么难受呢?从来没有看一部谍战剧有这么难受的感觉。特别是到第38集,东海小组被全部抓捕,朱枫吞金自杀,聂曦绝笔担责,陈宝仓主动顶罪,三人为了保护吴石,全然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把战友情、阶级情、师生情铺垫的满满的,可是,这个时候,吴石却自己招认了!当他淡然地说“我是东海”时,作为观众的我,泪水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沉默的荣耀》和以往的谍战剧,比如《风筝》、《潜伏》、《悬崖》等等完全不同,以往我们熟悉的谍战剧,题材虽然有原型,有历史真实性,但为了好看,为了符合我们大众心理预期,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加工,剧中的红色特工大多心思缜密,行动干练,智慧超群,虽然危机四伏,但最终总是能够化险为夷。特别是剧中的主角,一定有主角光环,哪怕历经千难万险,总会全身而退。

但是《沉默的荣耀》不一样。

追这部剧之前,就知道了,这是一部以吴石将军为原型,反映1949年的台岛地下党组织的那段历史。大部分人是真名真姓,真实的历史就是地下党组织被全部摧毁,吴石等先烈英勇就义,历史没有给这部剧更多的演绎空间。所以,我们一开始就知道主角没有光环,没有护身符,主角必死。

这是一种从来没有的观感体验。

从第一集开始,注意力就往往会放在细节观察上,会不自觉地代入自己,和吴石他们一起面对毛人凤、谷正文等凶残的敌人。会不自觉地去分析,他们的接头方式有没有安全隐患,传递情报会不会留下痕迹,某句话说得是不是会走漏风声等等。

越是到剧的尾声,这种意念越是强烈,不停地去判断他们到底在什么地方被谷正文抓住了把柄。明知结局,还在屏幕前不停地为主角考虑更好的,可以躲过谷正文的办法。

可能正是这种大前提,才让观众在观看时,会有超乎寻常的代入感。

当然,剧中演员的功力超强也是主要原因。

导演在选角上几乎完美,除了那个叛徒蔡孝乾

于和伟的演绎下,我们看到了那个真实的吴石将军,一个“吴状元”,“十二能人”,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儒雅平和,谈吐温文尔雅,做事做人非常讲究。特别是临刑前写绝笔诗,他对着光轻轻摘取毛笔尖上的一根浮毛,细节真实得令人心颤。

练过毛笔字的都知道,这个动作再熟悉不过了!剧中屡次提到吴石是书法大家,这个细节展现,导演是用心了。

其他角色,吴越饰演的朱枫,魏晨饰演的聂曦,那志东饰演的陈宝仓,这几大正派主角都堪称完美。哪怕是分量不重的那几个地下党员比如张灏、林义良、陈泽民都给人以真实感,觉得当时的历史人物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他们表演都可圈可点。

反观敌人阵营的角色,一点儿不比正面人物差。

吴石的主要对手,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人物——谷正文,由余皑磊饰演。他的表演和于和伟真有的一拼。两人都是靠微表情、小动作、不温不火的台词,来打造丰厚的人物形象。

这部剧能火,夸张一点说,我认为于和伟和余皑磊各占一半的贡献

正是有了这个反派人物那种阴鸷、冷静、不动声色,像毒蛇一般隐藏盘踞,伺机突击,才更显得吴石等人面临的处境之艰险,才更衬托出更加揪心和窒息的氛围。整个剧没有大喊大叫,没有声嘶力竭,但却处处惊雷,惊心动魄,让人喘不过气来。

除了余皑磊,其他几个反面角色也很到位。比如毛人凤、周至柔、段退之、蒋经国,包括蒋介石,都称得上在岗在位在状态。几乎都不违和,让观众很自然地接受,那时候的国军干部就是这个样子吧。

正是这种反派阵营的真实营造,才能让正派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状态能够扎实落地,融为一体。于和伟的精彩演绎才有了发力之处,有了真实场景。观众才能更好地代入,以身入剧,才能在剧中高潮部分,和角色心理共振,感同身受,破防落泪。

“你怎么就承认了呢?!”这是我看到第38集,吴石在审讯室面对谷正文说出这句话时,潸然泪下的同时,不自觉地脱口而出的话。

当时的情景是,朱枫没等到渡海的船,被捕后吞金自杀。聂曦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写下绝笔信,把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陈宝仓主动投案,说自己就是东海。三人为了保护吴石,交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毛人凤和谷正文对此一筹莫展,因为没有直接证据来定吴石的通共罪,最多是个渎职罪。谷正文提出冒险拿聂曦的绝笔信来刺激吴石,他说,吴石的软肋就是讲义气、重情义。如果吴石知道他的属下为了他,把事情全部揽过来,一定不会就此默认。

审讯室里,吴石和谷正文的最后谈话,我觉得是于和伟和余皑磊两人演技的巅峰对决。

谷正文拿出聂曦的绝笔信,逐字逐句念给吴石听。吴石脸上似乎没有表情,但是却看得出心在滴血。谷正文走出审讯室,吴石强行控制悲愤,带着镣铐的双手,捧起绝笔信,又颤抖地放下,身躯佝偻,可以感受到他巨大的伤痛。

谷正文再次进来,把陈宝仓自认为东海的证据,一件件地摆在吴石面前。吴石让谷正文递过陈宝仓送他的玉石,摩挲片刻,略有激动,又恢复平静。

接下来就是震耳欲聋的时刻了!

吴石脸上好似微笑,又好似蔑视,平静地对谷正文说:“我要谢谢你,古组长。你先是给我读聂曦的绝笔信,又让我看陈将军的证据,你这分明是给我串供啊!或者,你是想利用我们之间的情义,迫使我主动认罪。”

随后,谷正文皮笑肉不笑地搭腔,还做伪善的解释。

吴石嘴角略有轻蔑的微笑,轻轻地说——你确实是审讯高手,冒着失败的危险,在做最后一搏。好,那我现在告诉你,你成功了,我,就是东海

听到这里,我眼中的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还不自觉地说了一句“哎呀,你干嘛要承认啊!”

吴石脸上的微笑、沉痛、坚定、无畏,都看到了。而对面,谷正文似笑非笑的表情也很到位,十分符合人物心理。吴石的这句话,一定让他也震耳欲聋。

虽然他盯了几个月的目标猎物,心心念念就是要把吴石定罪,以至于最后赌一把。但是,吴石平静地点透了他的心思,道破了他的算盘,就这么平静的承认了。谷正文一定有些错愕和意外,还有一些怅然若失。

作为一个保密局的专业人士,一个捕猎者,猎物应该完全被自己掌握,完全被动地掉入自己设定的陷阱,这样,他才有那种快感,成就感

而吴石破坏了他的快感和成就感

他明知是陷阱,还告诉捕猎者,我知道这是陷阱,我这就跳下来!

这种情况,会让捕猎者失去意味。余皑磊很好地诠释了谷正文那种有欣喜又有失落的复杂情感。

正是在吴石面前的这种挫败感,才会导致后面发现有人偷偷给吴石看,登有舟山沦陷消息的报纸时,前面37集一路情绪稳定自信满满的谷正文,才会失控,气急败坏地摔报纸,大发脾气。

当吴石坦言“我,就是东海!”,既是整个电视剧的高潮点,也是剧中一切矛盾冲突的聚集点,更是前面37集让观众始终紧绷的弦,突然崩断的那个点。

我听得到,我心中那个弦崩断的声音,化作热泪夺目而出。

而后面的情节,吴石和陈宝仓见面,陈宝仓得知吴石放弃生的机会,选择一同赴死,从震惊到理解,再到释然到欣慰,那志东表演也很不错。

而当吴石眼含热泪对陈宝仓说“既如此,便如此!”屏幕前的我又如被一记重锤砸在心上,再次破防,泪如雨下。

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豪迈!

都说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的确如此。如果陷入绝境毫无生机,豁出去了慷慨赴死,还算是比较容易做出的抉择。但是,如果不是马上赴死,而是让你可以从从容容的面对生与死的选择,要在有生的机会下去选择死,就更加困难了。

而吴石之所以令人动容,就是他在可以选择生的情况下,平静地选择了死。

他没有加入共产党,但他高洁的品格、坚定的信念、无畏的气概,都源于他对人民的热爱,都值得我们后人顶礼膜拜。他说过,“我为人民做事,虽死不辞”,他说“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我想,让广大观众热泪盈眶的,恐怕就是他的这种情怀了吧。

于和伟应该是在表演的过程中,深深地为人物原型吴石将军的品格打动,才能这么出神入化地还原这个历史人物。更是在大剧播出后,亲自去吴石将军纪念馆吊唁,并把1200万片酬一股脑捐给了纪念馆。这种情怀,也同样令人钦佩。

39集大剧追完了。个人认为,这又是一个谍战剧的里程碑。甚至,它本身已经超过了谍战剧的范畴。在如今的环境下,观众有着各种解读。特别是针对海峡两岸,许多人嗅出了不同的意味。

剧中,聂曦曾对妻子阿美的误解,说再等半年,就会有结果。但是,烈士们这一等,就是七十多年。先烈的血不能白流,观众的泪也不能白流。

希望这是一曲特意安排的前奏,一曲山河统一的前奏。

希望这号角响起后,那万众欢腾的时刻,真的指日可待!

你追完这部剧了吗?有没有止不住泪的时候?欢迎评论留言。

来源:历史微声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