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想过,一个角色能让人恨到想冲进屏幕揍他,不是因为坏得明目张胆,而是因为——他装得太像好人了?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角色能让人恨到想冲进屏幕揍他,不是因为坏得明目张胆,而是因为——他装得太像好人了?
白玉飞就是这样。
王丽云演的时候没喊“我演的是反派”,她演的是那个年代最危险的人:披着革命外衣的投机者。
她举报同事换前程,嫁进干部家洗白身份,嘴上喊着“为集体”,手里攥着布票黑市的钞票。
你骂她?
她还能流着泪说“我也是被逼的”。
可你翻翻1983年的档案,南方布票一尺黑市卖三毛,比国营价高三倍,她不是被逼,是趁乱捞钱。
盛必捷那条线更扎心。
他坐过牢,出狱后没人敢用他,连女儿高考都被人动了手脚。
你骂他报复心重?
可你试试在80年代初,一个“有问题”的人,想靠劳动翻身,单位不收,邻居躲着,孩子被举报取消资格——你还能相信制度吗?
他最后跪着求女儿原谅,不是悔改,是绝望。
他不是坏父亲,是被时代碾碎后,连哭都不敢出声的人。
俞乐山那句“权力不是摆设”,现在党校拿去当教材了。
可你想想,当年有多少人真信这句?
他倒卖布票时,没人拦他;他升官时,没人问来源;他女儿上大学,没人查档案。
权力不是摆设,是没人敢碰的暗门。
今天你看到的“清廉教育”,是用多少个盛必捷、肖树德的命换来的?
盛雪竹高考被毁那段,抖音上五亿播放。00后刷着“如果我当年也这样”,其实他们不懂——那不是运气差,是系统性的碾压。
没有监控,没有申诉渠道,一个文工团干部一句话,就能毁掉一个孩子十年寒窗。
今天你抱怨志愿填错,他们那会儿,连填志愿的资格都是别人施舍的。
最狠的不是剧情,是编剧删了原版里白玉飞更黑的戏份。
她原计划在文革结束后,亲手烧掉自己当年举报的证词,然后笑着说:“人都要向前看。
”——这话现在听,像不像某些人翻篇时的嘴脸?
我们总说时代变了,可真变了么?
当一个人用“过去的事别提了”来掩盖算计,用“我也是受害者”来逃避责任,那股味儿,一点没散。
这部剧能火,不是因为它还原了历史,是因为它照出了今天——我们还在和同样的人打交道,只是换了件衣服。
来源:梦幻晚风L3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