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芬上敢顶撞二奶奶,下能管束白景琦,她的底气究竟源自何处?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30 16:29 1

摘要:看《大宅门》时你没琢磨过吗?二奶奶是啥人物?白家说一不二的“定海神针”,连白景琦那混世魔王见了都得收敛三分;可白玉芬倒好,当着一屋子人的面敢跟二奶奶掰扯道理,二奶奶不仅不气,还得听她的;更邪门的是,白景琦谁的话都不听,唯独白玉芬一开口,他立马就“怂”——你说这

看《大宅门》时你没琢磨过吗?二奶奶是啥人物?白家说一不二的“定海神针”,连白景琦那混世魔王见了都得收敛三分;可白玉芬倒好,当着一屋子人的面敢跟二奶奶掰扯道理,二奶奶不仅不气,还得听她的;更邪门的是,白景琦谁的话都不听,唯独白玉芬一开口,他立马就“怂”——你说这白玉芬的底气,到底是从哪儿来的?难不成就因为她是白大爷的闺女?

咱先说说她顶撞二奶奶的名场面,你肯定有印象。有回白家药铺进了批药材,看着成色好,实则掺了假,二奶奶想着“先悄悄处理了,别闹大了丢招牌”,结果白玉芬一听说,直接就跟二奶奶杠上了:“婶子,您这是糊涂!掺假的药卖出去,砸的是白家几百年的名声,比闹大了还严重!”

当时旁边的掌柜的都吓得直搓手,心说“这姑娘咋敢跟二奶奶这么说话”,可你猜二奶奶咋回应?她愣了愣,居然点头说“你说得对”——换别人敢这么跟二奶奶叫板,早被怼回去了,为啥白玉芬就有这待遇?别急,这里头藏着她第一份底气,跟“情分”有关。

白玉芬是白大爷的独闺女,白大爷出事后,二奶奶把她当亲闺女疼,吃穿用度从没亏过,连家里的事都愿意跟她商量。

你想啊,从小在二奶奶身边长大,不是亲娘胜似亲娘,二奶奶知道她的性子——看似直来直去,实则全是为了白家好,从来没私心。就像有次白家小辈闹矛盾,二奶奶想护着最小的,白玉芬直接说“婶子,您这是偏心,一碗水端不平,以后家里更乱”,话虽冲,可理在这儿。

二奶奶懂她的“忠言逆耳”,所以愿意听她的;换旁人,就算说得对,二奶奶也得先琢磨“你是不是有别的心思”。你看,这底气不是靠辈分,是靠“从小到大攒下的信任”,这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可光有信任还不够,要是没真本事,二奶奶再疼她,也不会让她管家里的事;白景琦再服她,也不会真听她的。

你记不记得白玉芬在济南府的事儿?她嫁去济南后,婆家那边是个烂摊子——叔伯兄弟争家产,铺子管得一塌糊涂,眼看就要败了。结果白玉芬一上手,先把账本全翻出来,查出有人中饱私囊,直接把人撵走;再重新定规矩,连婆家的老掌柜的都得听她调度,没几年就把婆家的产业盘活了。

后来白景琦去济南开分号,还得跟她请教“姐,你这管铺子的法子,给我说道说道”——你说,白景琦服的是她的“姐姐身份”吗?根本不是!是服她“能把烂摊子收拾明白”的真本事!这才是她第二份底气:不是靠娘家撑腰,是自己能扛事。

更绝的是,白玉芬的底气里,还有“懂分寸”这门学问。她跟二奶奶叫板,从来不是耍脾气,都是挑“关乎白家根本”的事;她管白景琦,也不是摆长辈架子,都是在他要闯大祸的时候。

比如白景琦年轻时跟人打架,把官差都惹来了,二奶奶急得没办法,让白玉芬来劝。白玉芬没骂他,就说“老七,你要是把自己折进去,白家的药铺谁管?我大(白大爷)的冤屈谁报?”一句话就戳中白景琦的软肋,他立马就软了。

你看,她不是硬管,是“掐准了要害说人话”,这比咋咋呼呼管用多了。后来导演郭宝昌在采访里也说:“白玉芬是白家最‘拎得清’的女人,她有二奶奶的狠劲,还有女人的细腻,知道啥时候该硬,啥时候该软。”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其实咱细想,白玉芬的底气从来不是“天生的”,是靠“真心换信任”“本事撑场面”“分寸留余地”攒出来的。不像有些角色,要么靠娘家狐假虎威,要么靠脾气耍横,那都是虚的。

白玉芬的底气,是实打实的“我能为你好,还能办成事”,所以不管是二奶奶还是白景琦,都愿意听她的。老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白玉芬就是最好的例子——女人的底气,从来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的。

现在再重温《大宅门》,看到白玉芬出面摆平事儿的场景,你是不是还会觉得“这姐们儿太飒了”?你印象里白玉芬最有底气的一幕是啥?是跟二奶奶讲道理,还是管服白景琦?评论区咱唠唠,看看谁跟我一样,超爱这个“有底气、有本事”的白家姑娘!

来源:芝麻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