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大宅门》的时候,你是不是跟我一样,对咱白七爷又爱又气?说他仗义吧,那没的说——帮兄弟扛事从不含糊,对下人也宽厚,连对手都得敬他三分;可要说他对女人,那真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明明心里装着人,却硬生生因为一个“孝”字,把三个女人的日子全搅黄了!你说这白景琦
看《大宅门》的时候,你是不是跟我一样,对咱白七爷又爱又气?说他仗义吧,那没的说——帮兄弟扛事从不含糊,对下人也宽厚,连对手都得敬他三分;可要说他对女人,那真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明明心里装着人,却硬生生因为一个“孝”字,把三个女人的日子全搅黄了!你说这白景琦的“孝”,咋就成了扎向女人的刀呢?
咱先说说最冤的杨九红。人家本是济南府的名角,为了跟白景琦,愣是跟家里断了关系,千里迢迢跑到京城当“外室”。结果呢?二奶奶打心眼里瞧不上她的出身,别说让她正经进门,连正眼都不肯看她。
白景琦这边跟杨九红拍胸脯“我肯定护着你”,那边一碰到二奶奶的冷脸,立马就软了——二奶奶不让杨九红住正院,他就把人塞到偏僻的跨院;二奶奶说“这女人的孩子我来养,别教坏了”,他就眼睁睁看着刚出生的闺女白佳莉被抱走,连杨九红想抱一下都被拦着。
你想想,杨九红背井离乡图个啥?不就是图个真心实意吗?结果真心喂了狗,连亲闺女都跟她生分,这苦水她能跟谁说?
更窝火的是,后来二奶奶去世,白景琦还是没敢让杨九红披麻戴孝,你说这“孝”是不是太死板了?可别以为杨九红够惨了,接下来槐花的遭遇,才真叫让人心疼到攥拳!
槐花本来是二奶奶身边最贴心的丫鬟,人老实,没什么心眼。二奶奶临终前特意把她指给白景琦,说“你跟着七爷,以后有个依靠”。
按理说,槐花跟着白景琦,日子该安稳了吧?可偏偏白景琦的“愚孝”又犯了劲——他总觉得“槐花是二奶奶留下的人,得对得起二奶奶”,所以对槐花处处约束,连杨九红故意找茬欺负槐花,他都不敢真护着。
后来杨九红挑事,说槐花背后骂她,白景琦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槐花骂得狗血淋头,还逼得槐花没了活路,只能上吊自杀。你说槐花冤不冤?她本来是二奶奶疼爱的人,想着能有个好归宿,结果却成了白景琦“愚孝”的垫脚石,连条活路都没留!
这时候你可能会说,那香秀呢?香秀不是最后跟白景琦过到一块了吗?别急,香秀的日子,也没你想的那么舒坦!
香秀比杨九红、槐花都机灵,她太懂白景琦的“软肋”了——知道他在乎二奶奶的看法,所以平时说话做事都顺着二奶奶的意思,连二奶奶都夸她“懂事、有分寸”。后来香秀能跟白景琦走到一起,说白了,也是因为她没让二奶奶反感,白景琦觉得“娶香秀,二奶奶在天之灵也能放心”。
可你细品,香秀看似赢了,其实也没逃开白景琦“愚孝”的影子——她得时刻记着“不能丢二奶奶的脸”,家里大小事都得先琢磨“要是二奶奶在,会咋做”,连自己想穿件鲜亮衣裳,都得先考虑“会不会不符合二奶奶定下的规矩”。
你说这日子,看着风光,其实心里多了多少束缚?香秀这辈子,看似是白景琦最疼的人,可也成了他“孝”的“附属品”,从来没真正为自己活过一天!
其实咱回头看白景琦,他不是不爱这些女人,也不是不明白她们的苦,可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孝”和“盲从”混为一谈了。二奶奶是白家的顶梁柱,确实值得尊敬,可她对杨九红的偏见,本就是老观念的错。
可白景琦偏不这么想,他觉得“妈说的都对,不听妈的就是不孝”,结果把“孝”变成了一把钝刀,慢慢割着身边女人的心。就像老话说的“孝顺孝顺,孝是心意,顺是分寸”,没了分寸的孝,再真心也成了伤害。
后来导演郭宝昌也说过,白景琦的“愚孝”,其实是那个年代很多男人的缩影——他们一边想做“好儿子”,一边想做“好丈夫”,可偏偏没学会平衡,最后只能牺牲身边的女人。
现在再看《大宅门》,你是不是也觉得白景琦这“愚孝”又可气又可惜?要是他当年能跟二奶奶好好沟通,要是他能多为杨九红、槐花想一想,这三个女人的命运会不会不一样?你身边有没有见过像白景琦这样的人,因为“听话”反而伤了最亲的人?评论区咱唠唠,说说你的看法!
来源:芝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