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欧阳雪在丁元英的引导下,拿20万元的律师代理费去找肖亚文,肖亚文了解来龙去脉之后,却不要律师费,大胆地投资30万入股51%的股份,利用败诉的风险性,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格律诗掌门人。
《天道》中,格律诗因音响大降价,给乐圣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林雨峰为此向格律诗发起了一张600万的起诉书。
叶晓明慌了,带领着欧阳雪去道歉,求和失败之后,叶、刘、冯背负不起巨额债务,私自找欧阳雪全部退股了。
欧阳雪在丁元英的引导下,拿20万元的律师代理费去找肖亚文,肖亚文了解来龙去脉之后,却不要律师费,大胆地投资30万入股51%的股份,利用败诉的风险性,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格律诗掌门人。
当刘冰收到伯爵公司出价650万元收购格律诗时,他傻眼了,算了一笔账:肖亚文几天之内,赚了300万,而自己退出公司的代价是71万。
本质上来讲,刘冰看到的只是表面的浮华,并没有看到里面的暗流涌动,最起码,和乐圣这场公司,也不是那么好赢的。稍不慎,肖亚文投进去的30万元,也有可能打水漂了。
当初林雨峰对这场官司,也是100%的胜券在握,没想到一个“扶贫”把自己打得措手不及。利益越大,风险也越大。
也正因为肖亚文有承担风险和各种业务能力,才过了丁元英层层筛选。也从中可以看出肖亚文有着不同寻常的过人之处。
她能成为格律诗的掌门人并不是偶然性,而是必然性。她的身价逆袭,并不是刘冰所认为的“一夜暴富”,而是从量变到质变所呈现的规律结果
一、肖亚文非常懂得“借力”与“不争”的智慧。
丁元英的私募基金解散之后,肖亚文作为助理,与老板的缘分也就意味着尽了。一般普通人只会把丁元英这种厉害角色,存放在电话簿的通讯记录里,不再有多余的动作和想法。
但肖亚文却非常懂得借用芮小丹来维持这根风筝线!
当丁元英到北京,搬家去古城时,拒绝肖亚文为自己送行,就可以看得出,丁元英不太喜欢形式上的客套,并调侃拍了马屁没有,肖亚文就知道,只有芮小丹的纯碎,才能成为丁元英的灵魂伴侣,或者红颜知己。
一是芮小丹绝世的容貌和身材。二是芮小丹的刑警身份。相处起来,没有太多的膈应和不自然。再加上芮小丹的真实、不功利,是丁元英这个精神贵族唯一可能接纳,甚至被吸引的品质。
肖亚文知道,只有芮小丹这种“本自具足”的人,才不会让丁元英感到被算计和厌烦。
事实上也说明,没有芮小丹找丁元英要一个神话礼物,也就没有后来的格律诗,没有肖亚文布局让丁元英与芮小丹在古城见面关照,没有芮小丹这趟“便车”,冯世杰、刘冰、叶晓明根本就见没机会接触到丁元英这种大咖人物。
二、肖亚文懂得分寸边界感。
当肖亚文知道芮小丹和丁元英即将成为恋人时,她特意回避了,不去攀附接机的韩楚风。当格律诗成立之后,她也没有利用芮小丹这次关系,像刘冰那样,去找丁元英要股份分一杯羹。
她依旧上她的班,没有太多的非分之想。哪怕是在北京跑进跑出,找门面,她也一直保持这份分寸和边界感。完成丁元英给自己交代的任务就行。
肖亚文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她永远清楚地知道“我是谁”、“我应该在什么位置”、“什么时候该我出场,什么时候该我消失”。
正因为她懂得分寸,有边界,才会获得韩楚风、李志江、马总、丁元英这种大咖人物的认可,有了信誉做背书,让她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总能做到游刃有余,不招人反感。
三、不走捷径,而是通过劳动,探索,磨砺主动创造价值。
针对租仓库一事,她完全可以走捷径,直接找马总解决。但她偏要选择自己去找仓库,她深知,真正的成长和信任,都是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建立的,而不是做中间那个毫无价值的“传话筒”人。
在和乐圣打官司时,她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去借照相机,去王庙村拍照找证据,去实体一个个地调查事实的真相,去认真琢磨对格律诗有利的法律条文。
而不是坐享其成,直接去问丁元英怎么打?去向韩楚风要社会关系网。
她破除“等靠要”的传统思维,一直秉承的原则是,通过主动承担困难,来磨练自己的能力,并向丁元英和欧阳雪证明:我是一个能扛事、能解决问题的靠谱的人。我一个你们值得信任的格律诗掌门人!
来源:影之青春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