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温《我的前半生》,我有一个的发现:罗子君对贺涵的感情,远比唐晶的更纯粹。唐晶的爱里,总是掺杂着权衡、较量与自我保卫;而罗子君的爱,是义无反顾的、不问得失的。
重温《我的前半生》,我有一个的发现:罗子君对贺涵的感情,远比唐晶的更纯粹。唐晶的爱里,总是掺杂着权衡、较量与自我保卫;而罗子君的爱,是义无反顾的、不问得失的。
最能印证这一点的,不是告白,而是她第三次失业时,对贺涵说的那句话:“不要说对不起,你不知道我现在比任何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成就感。”
所有人都知道,这份工作对她有多重要。可她偏偏为贺涵弄丢了它,还笑得一脸释然。这背后,藏着一个女人在爱情里最孤注一掷的浪漫。
为何罗子君要冒着丢工作的风险去扳倒菲尔?
表面上看,罗子君是为了调查菲尔,让公司丢了菲尔这个甲方客户,从而被辞退。
但深层次看,她的成就来源,并非扳倒菲尔这个结果,而是她终于有能力偿还一笔贺涵沉重的“情感债”。
一切的导火索,是贺涵为了给平儿过生日,延误工作,导致菲尔带客户投奔对手,让贺涵自身事业岌岌可危。在罗子君心里,这场祸事因她而起,强烈的愧疚感与报恩心,压倒了她对失业的恐惧。
她的伯乐吴大娘曾提醒她,要想清楚是否真的要为贺涵赌上工作,但她依然义无反顾。因为对她而言,这已不是一项调查,而是一场人道主义的救援,是她必须为贺涵做的、唯一能做的大事。
唐晶之前和贺涵交往中,她会为了抢客户,不惜伤害贺涵。她下意识的都是工作第一,情感第二。
罗子君会用工作来弥补了内心对贺涵的亏欠感。这份“成就感”,是她送给自己的、一场盛大告别仪式的礼物。告别那个永远需要被拯救、永远亏欠别人的自己。
罗子君难道不怕吗?她怕。但此时的她,与之前两次失业时已截然不同。她的底气,来源于肉眼可见的能力成长。
这一次,她没有哭诉,没有慌乱,而是展现了一个优秀调查员的全部素质:
· 她成功说服吴大娘,拿到菲尔的项目资料进行分析;
· 她寻求陈俊生的帮助,获取关键信息;
· 她甚至能镇定自若地借用唐晶的身份,与菲尔的大客户丹去谈判,揭发菲尔合作的漏洞,一招制敌。
这一切,都是她独立完成的。她赌上工作,赢回了对自我价值的绝对确认。
她相信,即便失去眼前这份工作,她也有能力在别处生存下去。这份由内而外的专业与自信,才是她敢“豪赌”的真正资本。
归根结底,罗子君的第三次失业,是她主动为自己举办的毕业礼。
从离婚开始,贺涵就像是她人生的一把“伞”,为她遮风挡雨,为她铺路搭桥。这份恩情,在给予她安全感的同时,也成为了她精神上难以言说的负重。
她回报贺涵的方式,恰恰是用他给的工作,还清他给的情分。这看似决绝的背后,是一种极致的体面与倔强:我不想,也不再需要,永远活在你的庇护之下。
所以,当她对贺涵说出“成就感”时,她其实是在说:“看,这一次,我终于可以为你做些事情了。”
她亲手推开了那把名为“贺涵”的伞,要自己为自己撑起一把伞,哪怕外面风雨交加,但她终于能确信,此后所有的路,都由她自己的双脚丈量。
罗子君的“成就感”,与失业无关,与爱情也未必有关。那是一个女性在精神上真正“断奶”的时刻。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独立,有时并非始于获得,而是始于一场郑重的归还——归还依赖,归还亏欠,从而赢回一个完整、不依附的灵魂。
这份成就感,名字就叫自由。
来源:甜田读书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