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9日,在第二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上,以“聚势·破局——国剧振兴正当时”为主题的剧集产业论坛举行。这不仅是一次行业论坛,更像是一次行业“会诊”。
10月29日,在第二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上,以“聚势·破局——国剧振兴正当时”为主题的剧集产业论坛举行。这不仅是一次行业论坛,更像是一次行业“会诊”。
一段时间以来,国产剧集似乎陷入了一种“高热”与“虚火”并存的症候:一边是资本涌动、流量喧嚣;另一边,观众的耐心却在飞速流失。“天价片酬”、“畸形审美”、“饭圈乱象”等词汇,反复牵动着业界的神经。
在此次“聚势·破局”的剧集产业论坛上,从主管部门到一线创作者,都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
是时候“正本清源”,回归创作本身了。
-总局的决心-
从“明星中心”转向“剧本中心”
变革的信号,首先来自监管层。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冬在致辞中明确指出,电视剧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全体从业者共同努力,坚决抵制天价片酬、畸形审美、侵权盗版、违法失德行为等乱象,坚决维护行业生态。
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冯胜勇则给出了具体的“药方”:加快引导行业从“明星中心制”转向“剧本中心制”,“应该是有了好剧本,谁来演谁红,而不是谁红谁来演,不能颠倒了文艺创作的主次关系。”
冯胜勇强调,推动“剧本中心制”不是只重视编剧,而是要重建创作生态的平衡。当剧本成为“定海神针”,资金才能回流到内容打磨与制作升级,演员才能回归“用角色说话”的初心。
与此配套的,是更精准的“调控”。
冯胜勇透露,针对“过多、过烂、尺度过大”的涉案剧,将压缩数量;同时,也将严格控制“古偶剧、现偶剧”的数量,引导行业打造更多真正的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作品。
-“祛魅”时刻-
当观众不再迷信流量
“单纯依靠流量明星的商业模式已经走不下去了,观众已经不买账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冯胜勇的发言直指要害。他指出,行业的核心问题在于本末倒置——长期以“明星中心制”为主,导致投资失衡,内容粗制滥造。
这种“不买账”,正是平台方最深的焦虑。
腾讯视频联席总裁、首席内容官王娟坦言,行业正面临一个“用户注意力日益稀缺、平庸内容快速失效的时代”。
当下的观众,正处在一个“祛魅”的时刻。
他们不再迷信大明星、大制作,甚至宁愿去看微短剧、刷短视频。编剧徐萌更是用“数字巴比伦塔”来形容当下的舆论场,人们在无休止的“爽”和极致情绪中,对传统叙事“一针一线”的讲述方式已经失去了耐心。
这种“祛魅”,倒逼着行业必须进行一场自我革命。
-行业如何变革-
用“笨功夫”对抗浮躁
今年8月广电总局发布的“21条”利好政策,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正午阳光董事长侯鸿亮表示,新政在单集时长、集数上限、古装剧配额等方面的突破,以及总局与省局同步审查等举措,是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的深刻转变,极大提振了行业信心。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正午阳光董事长侯鸿亮
腾讯视频联席总裁王娟也认为,审查效率的提升,增强了平台排播的确定性。
如果说政策是“祛火”,那么匠心就是“培元”。
在流量算法追求“唯快不破”的当下,论坛上的多位创作者,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笨功夫”。
侯鸿亮坦言,观众的时间是“奢侈性的时间投资”,留住观众不能靠“流水线的预制菜”。他即将杀青的《生命树》,剧本从2019年就开始采风打磨,历时六年。
王娟给出的答案是,必须集中资源打造能够“穿越周期”的“内容硬通货”。在“爽剧”当道时,腾讯视频反其道行之,宣布将着力开发“古装的正剧、历史题材” 。
不过,王娟坦承这类题材“开发难度是非常漫长,也是非常难的” ,但正是这种对文化本体的回归,才可能沉淀出真正的精品。
腾讯视频联席总裁、首席内容官王娟
-现实困局-
面对浮躁算法如何坚守
尽管政策向好,但一线从业者也指出了精品剧面临的现实困境。
论坛上,著名编剧徐萌痛批了“唯流量论”对行业的伤害,指出平台通过“AB测试”和话题争议来制造流量,导致观众注意力从十几年前的2分钟被压缩到47秒,传统叙事正失去耐心。
面对浮躁的流量和算法,多位一线创作者分享了他们对“匠心”的坚守。
《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被网友称为“细节魔鬼”。他分享道,为了复刻一个民国时期的铜开关,道具部门要专门去1:1制作;而在拍摄《伟大的长征》时,“遵义会议”一场戏,剧组精雕细琢了整整八天。
导演张永新
在《生万物》中演活了“大脚娘”的演员迟蓬,分享了她的表演理论——“烧开水”。她认为演员必须平时一直“热着”,保持在角色的状态里,开拍时才能瞬间“沸腾”。为了让头发呈现出农村老太太的真实质感,她坚持用肥皂洗头,因为“洗发水蓬松的那种头发就失真了”。
这些看似“费力不讨好”的“笨功夫”,正是在浮躁中坚守专业品格,也是国剧振兴的底气所在。
演员迟蓬
-未来之路-
AI、文旅与新模式
在“正本清源”的同时,行业也在积极“开新局”。
AI技术正从辅助工具变为生产力。快手高级副总裁马宏斌介绍,“可灵AI”等大模型已能深度参与影视创作全流程,一位合作导演反馈,AI可使制作成本降低至传统方法的四分之一。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文旅融合,正成为IP变现的新路径。爱奇艺高级副总裁张航以《狂飙》带火江门猪脚面为例,宣布爱奇艺乐园即将落地扬州,探索IP的长线价值。
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重塑。伴山文化董事长郑林直言,当下“按集数长短来衡量价值”的模式,导致了“爆款不赚钱”的残酷现实,这正在挫伤行业的创新动力。
对此,冯胜勇司长也在演讲中对平台提出期望,希望平台“少一些傲慢和对标,多一些开放和包容”,并指出“信息透明前提下的保底加分成模式应该是一个努力方向”。
“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在经历了“高热”与“祛魅”之后,国剧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当“剧本”回归中心,当“匠心”成为标尺,一个真正属于创作者的黄金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
撰稿|筱熙
策划|文娱春秋编辑部
来源:文娱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