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荒不是挑剔,是国产都市悬浮剧把观众逼到墙角:主角永远住大平层,失恋就飞冰岛,连外卖员都背爱马仕。
连续刷完三大平台首页推荐却连十分钟都坐不住的人,今晚终于有地方安放遥控器。
剧荒不是挑剔,是国产都市悬浮剧把观众逼到墙角:主角永远住大平层,失恋就飞冰岛,连外卖员都背爱马仕。
屏幕里越光鲜,屏幕外越空虚,胃和心一起饿得咕咕叫。
央视一套七点半端出的《红石榴餐厅》直接甩出一盘烤包子,热油顺着脆皮往下滴,镜头怼得比脸还近,三秒钟就把人看饿了,也看哭了。
饿的是嘴,哭的是终于有人拍真实生活。
男主不是霸总,是美院毕业即失业的应届生,被生活捶得鼻青脸肿才回新疆接手一家账上只剩两千块的破店。
女主也不是傻白甜,是跑单帮的导游,旺季带团、淡季端盘子,手机里的余额常年不过四位数。
两人凑一起,第一笔启动资金是卖掉旧摩托的三千块,连买羊肉都得跟老板砍半小时价。
这种算法,才配得上打工人的命。
配角名单更离谱:涂松岩、丁勇岱、林永健、刘钧、岳旸、张志坚、萨日娜、苇青、李坤霖、赵倩,十个人加起来戏龄超过二百年,平时随便拎一个都能扛男主,这次全给年轻人抬轿。
他们演的不止是长辈,还是老版打工人:涂松岩是退休大厨,每月退休金四千八,被返聘回来日薪两百;丁勇岱演养父,年轻时在矿上砸断腿,现在拄拐也要站在厨房门口督工;林永健是街道会计,白天算报表,晚上端盘子,多赚一份加班费给孙女买钢琴。
老戏骨们把“讨生活”三个字写在脸上,皱纹里夹的是柴米油盐,不是剧本金句。
剧组提前半年扎在乌鲁木齐老字号红石榴餐厅,每天跟着老板进货、劈柴、烤馕,演员学揉面学到虎口开裂,白宇帆能一口气甩三十张皮,厚度误差不超过一毫米。
奈非表演科班出身,为了演好导游,真的去考了导游证,带了三趟团,被游客投诉语速太快,回来就改,现在讲解语速能控制在每分钟二百二十字,比电台主播还稳。
镜头里飘出的孜然味不是后期,是实拍时撒的料,现场呛得摄影师直咳嗽,剪进去反而成了真香预警。
故事节奏也反套路:第一集没有、没有失忆、没有豪门认亲,只有男主算完账发现一天亏损三百块,蹲在后门啃干馕,一边啃一边哭,眼泪掉进馕里,咸得发苦。
第二集没有逆袭,只有借不到钱的男主半夜去送外卖,一单赚五块,电动车没电,推着走三公里,回到店里已是凌晨三点。
第三集终于来了转机:社区举办美食节,摊位费五百,他交不起,只能蹭隔壁空位,结果因为烤包子太香,被电视台记者拍到,小店第一次排起长队。
现实里多少小老板,靠的就是这样一次阴差阳错。
有人担心美食剧会变成旅游宣传片,导演提前打预防针:不拍雪山草原,不拍赛马叼羊,镜头 ninety percent 都在厨房和前厅。
新疆元素只保留两样:孜然和人情。
孜然是味觉坐标,人情是生活底色。
男主和养父吵架,因为老人坚持用传统馕坑,一次只能烤二十个,男主想换成电烤箱,一小时能出二百个,吵到最后,老人一句“柴火气才是新疆味的魂”,男主沉默,第二天还是早起劈柴。
年轻人想快,老一辈求稳,矛盾藏在每一粒孜然里,也藏在每一次翻勺的声响里。
平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都市剧平均收视率 0.67,破 1 的仅两部,且全是悬疑。
央视这次把宝押在“烟火气”,赌的是观众已经厌倦高端生活,想低头看看自己。
预告片放出二十四小时,全网播放量破三千万,评论区最高赞是“终于不用看月薪三万的女主哭穷”。
一句话,戳穿悬浮剧的底裤。
今晚开播,给你三个必看理由:想减肥的人,看烤包子流油就能省一顿晚饭;被老板骂的人,看男主赔到哭还能爬起来,觉得自己那点委屈不算什么;想家的人,听一句“回来就好”,比任何煽情配乐都管用。
生活已经够累了,别再用假大空来糊弄。
真正的治愈,是有人替你说出“今天又没赚到钱”,然后转身把剩下的羊肉剁碎,多放一把孜然,明天继续开门。
遥控器给你,七点半,一套,要不要一起闻闻孜然味?
来源:剧评热点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