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向北风》:"楞头青"的善良里,藏着鲁诺的"根"与"魂"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9 20:44 1

摘要:这个‘楞头青’的仗义,比任何情话都让人哭。”《依依向北风》播出3天,“俞乐山背锅”片段登上抖音热榜,2.1亿次播放里,有观众留言:“他不是英雄,是我老家隔壁那个会帮人挑水的大哥。”而演员鲁诺立体五官里的“德国基因”,则成了另一个被热议的“秘密”。

“1977年冬天的公社礼堂里,俞乐山拍着桌子喊‘孩子是我的’时,手在抖,却把雪竹护在身后

这个‘楞头青’的仗义,比任何情话都让人哭。”《依依向北风》播出3天,“俞乐山背锅”片段登上抖音热榜,2.1亿次播放里,有观众留言:“他不是英雄,是我老家隔壁那个会帮人挑水的大哥。”而演员鲁诺立体五官里的“德国基因”,则成了另一个被热议的“秘密”。

在东北知青点的土炕上,俞乐山的“楞”是出了名的:帮乔正君藏情书时,把信塞在灶灰里差点烧了;跟人打架时,抄起扁担就上,却会在对方哭时递上块烤红薯。但真正让观众“破防”的,是他为雪竹做的两件事。

1977年恢复高考,雪竹的准考证被公社扣了——有人说她“未婚先孕”,孩子是乔正君的。俞乐山听说后,抄起件破棉袄就往公社跑。路上,他捡了块冻硬的馒头塞在嘴里,对跟来的雪竹说:“别怕,我就说孩子是我的,他们不敢把我怎么样。”

结果,他在公社礼堂里,当着全公社人的面,拍着桌子喊:“孩子是我的!我跟雪竹好半年了!”民兵冲上来按他时,他还回头对雪竹笑:“你赶紧去报名,我扛着。”那天晚上,他被关在柴房里,用冻红的手在墙上写:“雪竹,你要考上大学,我就去北京看你。”

后来,雪竹爸爸得了重病,需要输血。俞乐山攥着献血证跑到医院,说:“我是O型血,抽我的!”护士说“抽200毫升就行”,他却拽住护士的袖子:“抽400,我身体壮!”输血时,他盯着雪竹爸爸的脸,说:“叔,等你好了,我陪你去钓鱼,我知道河边有个地方,鱼特别多。”雪竹站在门口哭,他回头说:“别哭,我没事。”

这些“楞”的细节,把俞乐山变成了“活的”:他不是完美的圣人,会在背锅时害怕,会在雪竹拒绝他时蹲在田埂上抽烟,但他的善良,是“我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你受委屈”的本能。就像观众说的:“俞乐山的‘楞’,是裹着糖的药,苦得让人疼,甜得让人暖。”

“俞乐山不是我演的,是我‘活’了一遍。”鲁诺在采访中说。为了演好这个知青,他提前3个月去东北农村体验生活:跟着老农民学挑水,肩膀磨破了皮;学做玉米饼,手被烫了好几个泡;跟当年的知青聊天,把他们的“楞”劲儿记在笔记本上——“他们说,那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对不起朋友。”

这种“沉浸式”表演,让俞乐山“活”在了屏幕上。对比他在《巡回检查组》里演的官二代张一苇,更能看出他的演技张力:张一苇穿西装革履,说话慢半拍,眼神里带着“你们都得让着我”的傲气;而俞乐山穿补丁裤子,头发乱蓬蓬的,说话大嗓门,却会在雪竹爸爸住院时,偷偷把自己攒的20块钱塞在枕头底下。有观众评论:“我差点没认出,张一苇和俞乐山是同一个人。”

这种“换脸式”演技,不是偶然。鲁诺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演过12部电视剧、3部电影,每一个角色都“不一样”:《画皮2》里的小侍卫,《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同学,《巡回检查组》里的张一苇,《依依向北风》里的俞乐山。他说:“我不想做‘流量演员’,我想做‘角色演员’——观众记住的不是鲁诺,是我演的那个人。”

鲁诺的立体五官,是观众讨论的另一个焦点:高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窝,像“中国版雷纳”。有网友翻出他的旧照,说:“他爸爸是德国人吧?不然怎么会长成这样?”

面对这个问题,鲁诺笑着说:“我爸爸是德国人,但我是中国人。”他拿出手机,翻出爸爸的照片:“我爸爸在中国生活了30年,会说流利的北京话,喜欢吃炸酱面。他说,我是中国的孩子,要记住自己的根。”

其实,鲁诺的“根”,早就扎在了中国的土地里:他在北京长大,读的是北京电影学院,当过模特,拍过广告,演过的角色都是“中国人”——知青、官二代、农民、警察。他说:“我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中国故事里的人。我想让观众知道,不管我长什么样,我都是中国演员。”

《依依向北风》结局时,俞乐山从牢里出来,抱着雪竹的孩子说:“叔,我帮你养孩子。”雪竹哭着说:“你怎么这么傻?”俞乐山笑着说:“傻点好,傻点能帮到别人。”

这句话,像极了鲁诺的演艺态度:“傻点好,傻点能演好角色。”从《巡回检查组》到《依依向北风》,他用12部作品证明,自己不是“靠脸吃饭”的演员,而是“靠角色活”的演员。

现在,鲁诺正在拍一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演一个支教老师。他说:“这个角色,是我想演的——他像俞乐山一样,善良、楞头青,却藏着一颗温暖的心。”

那么,你期待他的下一个角色吗?会为他的“傻”点赞吗?会在评论里说“俞乐山,我还记得你”吗?会把他的作品转给朋友说“这个演员,演得像我身边的人”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想法——因为,每一个“喜欢”,都是演员前进的动力。

来源:影之时光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