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肥燕瘦”的杨贵妃,真有200斤?别被电视剧骗了!她可能比你还瘦|大唐审美有多狂野:丰腴≠肥胖,马术摔跤女将才是顶流!
> “环肥燕瘦”的杨贵妃,真有200斤?别被电视剧骗了!她可能比你还瘦|大唐审美有多狂野:丰腴≠肥胖,马术摔跤女将才是顶流!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提起杨贵妃,你的脑海里是不是立刻浮现出——一个珠圆玉润、满脸横肉、走路颤巍巍的“胖美人”?影视剧里的她,总是裹着华服,喘着粗气,仿佛大唐盛世的象征,就是“吃得多、长得胖”。可真相是: 杨贵妃很可能根本不胖,更别说“二百斤网红胖妹”了!而所谓的“唐人以胖为美”,其实是我们对千年美学最大的误解。今天,我们就来掀开这层滤镜——看看真正的唐代审美到底有多野!
一、杨贵妃真的胖吗?从史料看她的“身材真相”先说结论:
“丰腴”不等于“肥胖”,
就像今天的“健康微肉感”,和“重度肥胖”完全是两回事。据《旧唐书》记载,杨贵妃“姿色冠代,通晓音律,善歌舞”。注意关键词:
“善歌舞”——她可是霓裳羽衣舞的首席舞者!
这支舞动作复杂,旋转如风,轻盈似云,
没有极佳体态和柔韧性,根本跳不了!再看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画中贵族女子个个高挑修长,肩窄腰细,披帛飘逸,体态优雅,哪有半点笨重?还有出土的唐三彩仕女俑:
有的丰颊肥体,但腰肢依然纤细;
有的广袖长裙,实则是通过服装营造“上丰下收”的视觉美感;
更多陶俑身姿挺拔,甚至有打马球、射箭的女性形象!
换句话说:
唐人喜欢的是——气血充盈、肌肤润泽、体态丰盛的“生命力之美”,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超重”或“肥胖”。杨贵妃若真是个走几步就喘的大胖子,别说跳霓裳羽衣舞了,怕是连玄宗的御前都站不稳。
二、“以胖为美”是个误会!唐代审美到底有多开放狂野?你以为唐朝只是“女人稍微胖点”?太天真了!唐代审美之“野”,远超你的想象——
女性穿男装是潮流:西安出土的唐代墓葬中,大量女俑身穿圆领袍、戴幞头,脚蹬乌皮靴,活脱脱一个“职场精英小姐姐”。《新唐书》直言:“宫中尚胡服,妇人衣丈夫衣裤。”
露胸装满街走:敦煌壁画、永泰公主墓壁画中,女子低胸襦裙,袒露半乳,毫无羞怯。白居易写诗都不避讳:“胸前瑞雪灯斜照。”——灯光照在胸口雪白肌肤上……
女性运动达人遍地开花:打马球、射箭、骑马、蹴鞠……章怀太子墓壁画里,一群女子策马挥杖,英姿飒爽,比现代健身房女孩还猛!
离婚再嫁很常见:武则天嫁过父子两代皇帝;太平公主改嫁两次仍掌权;民间女子“和离”文书留存至今,写着“情义不合,各生欢喜”。
所以你看,
唐朝根本不是“胖才美”,而是——健康、自信、自由、有力量的女人最耀眼!
三、为什么后世说她“胖”?因为男人需要一个“堕落借口”那问题来了:既然唐人并不崇尚肥胖,为何“杨贵妃很胖”这个说法流传千年?答案很残酷: 她是替罪羊。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由盛转衰。史官和文人不敢骂皇帝昏庸、边将专权,就只能把锅甩给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 “都是因为她太美、太受宠、吃得太多,才让皇帝不理朝政!”于是,“胖”成了道德批判的符号:
胖=贪吃=欲望失控=祸国殃民。
瘦=节制=贞静=贤良淑德。
宋明以后,理学兴起,女性被束缚在闺阁之中,自然要贬低那个曾经自由奔放的杨贵妃,把她塑造成“红颜祸水+贪吃懒做”的典型。
一句话总结:> 不是杨贵妃太胖,>是后来的时代太窄。
四、真正的启示:审美背后,是时代的呼吸我们今天讨论“杨贵妃胖不胖”,其实是在问:> 什么样的女人,才配被称为“美”?唐朝给了答案:
✅能跳舞、能饮酒、能骑马、敢张扬的女性最美;
✅肌肤有光泽、眼神有光采、生命有热度的女人最动人。
而那些说她“胖”的时代,往往也是女性被压抑、被规训、被物化的时代。
所以,请不要再用“胖”去定义杨贵妃。她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热烈、奔放、不可复制。
结语:大唐的美,从不拘一格,杨贵妃或许丰润,但从不臃肿;她享受美食,但从不懈怠身体;她深得宠爱,但从不依附生存。她代表的,是一种早已失落的女性理想:>不必削骨取悦世人,>只需活得热气腾腾。正如那句诗所说:>“天生丽质难自弃。”不是因为她符合谁的标准,而是因为她——本就光芒万丈。
“你觉得现代审美比唐代更进步吗?”
“如果杨贵妃活在今天,会被全网喷‘太胖’吗?”
“关注我,下期揭秘:李清照不仅写词,还敢告丈夫骗婚入狱!南宋法庭当场翻案!”
系列推荐(可做抖音系列):
-《被丑化的古代美人》
- 《中国历代审美变迁图鉴》
-《假如杨贵妃有小红书,她会怎么穿搭?”》
- 《课本不会告诉你的‘女性身体自由史’》
温馨提示:本文综合唐代墓葬考古、《全唐诗》《唐六典》及艺术史研究编写,致敬每一个敢于舒展生命的灵魂。
我是【XX】,
一个专讲“风雅背后的风暴”的历史博主。
别人看环肥燕瘦,我看时代呼吸;
历史不止是谁算美女,更是哪个时代敢让女人活得像太阳。
下期见,咱们继续揭开那些藏在画像背后的惊人真相。
来源:小贺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