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依向北风》谈到了敏感话题:借钱!对于这个事情吧,虽然一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还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反正借不借嘛,在于个人,也并不是说之前你帮过他,他就一定要借你钱来还这个情。
《依依向北风》谈到了敏感话题:借钱!对于这个事情吧,虽然一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还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反正借不借嘛,在于个人,也并不是说之前你帮过他,他就一定要借你钱来还这个情。
俞乐山所面对的问题,也大差不差。张雅丹与小郭两人能在七八十零年代靠摆摊成为万元户,离不开俞乐山的帮助。正是在俞乐山的带领下,两人才摸清了门道,在政策宽松后拿着俞乐山留给他们的资金做起了生意。
用小郭的话说,他们目前的这摊生意,无论是启动资金还是渠道,全都是俞乐山的功劳,就算他什么事都不做,都理应分一份盈利给俞乐山!况且当年俞乐山用自己的本钱与渠道所做的生意也分给了他们一份!
小郭与俞山乐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两人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不过嘛,再好的兄弟很多都会在成家立业后感情变淡,小郭也不例外,虽然他是俞乐山带起来的,他也把俞乐山当兄弟,但他现在已经和张雅彤结婚了。
他跟张雅丹的感情很深,在这里说他听老婆的话有点用词不当,应该说是他比较尊敬老婆的意见,只要是有道理的,他都听。而张雅丹也清楚小郭,胡搅蛮缠没用,凡事要讲道理才行,她也经常跟小郭讲道理。
俞乐山刑满释放后,他瞅到了一个商机:承包五金厂。当然,这个五金厂正处于千疮百孔的状态,要不然也轮不到他来承包。可俞乐山本来就是天生的生意头脑,他算准了挨过这个坎就能成为暴发户,还能让村里人的经济好起来,何乐不为?
可计划再好,没钱难倒英雄汉,摆在俞乐山面前的,是必须马上凑一万块钱左右来解决难题。可他手上只有,600块,这可怎么整?是个正常人都会想到找好兄弟来解决难题。
嗯,俞乐山找小郭说明来意,想借一万块钱去承包五金厂。可借钱这事别说是在82年了,就算是在现在,一万块钱对大部分人来说,也不是说随随便便就会借出去的。
俞乐山敢开这个口,自然是认为他跟小郭的关系除了知根知底够铁之外,小郭更是清楚他的实力及人品,借的这钱,就算万一真的投资失败了,他俞乐山也会认这笔账的。
小郭是真把俞乐山当兄弟,小郭害怕俞乐山会赔个血本无归!这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投资风险是每个人都会去认真考虑的问题!这时,张雅丹直接插嘴了,强调俞乐山的本事不用质疑,只要他需要帮忙,就直接帮!
但是嘛,一万块钱没有,三四千总是有的,不过刚进完货,手上还有一千。张雅丹话说得是特别漂亮,事也办得漂亮,三下五除,借一万只帮了一千,对俞乐山来说,缺口太大,一千可有可无,也就没有借。
事后,小郭问张雅丹,家里是有一万啊,他一天看三遍,又没看花,怎么跟好兄弟还需要用这么花里胡哨的借口还来搪塞他?小郭认为,俞乐山想借就借呗,就算不借他一万,几千块钱总是可以帮他的嘛,前头也说过,这钱本来就有俞乐山的一份!
被张雅丹这么一搞,小郭倒是一头的雾水,不明白张雅丹是何用意?其实,当剧情来到了“俞乐山借钱片段”,弹幕上的观众都猜测这两口子肯定不会借的!但没想到的是,张雅丹竟然会用这么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不借给俞乐山钱!
面对小郭的疑惑,张雅丹是这么说的:俞乐山跟我们是什么关系,需要你多说吗?如果他家里出点什么事需要急用钱,那咱俩肯定是二话不说,有多少帮多少!
但他是拿去投资,能借吗?这个朋友你还想要吗?投资成功还好,万一失败了,这钱他肯定就还不起了,自然就没脸来见咱们,关系也就疏了,为了这钱失去一个好朋友,何必呢?
张雅丹说得是头头是道,也让准备怼她无情无义的观众一时无言以对,想过她会找借口拒绝,但还真没想到,她竟然能用这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理由来说服大家!
张雅丹这不借钱的原因分析,还真有几分道理!关于亲朋好友因为借钱后翻脸变仇人这种事,真是举不胜举,张雅丹害怕失去俞乐山这个好友不借钱给他投资并强调如果是家里事一定会帮这个借口,可以说毫无破绽!
那大家肯定要质疑张雅丹是不是仅是说得好听,如果家里有事,也未必会帮?可俞乐山帮过他们这事,张雅丹还真没有忘记。她不是大家口中常说的“白眼狼”,对俞家一家也很感恩,在俞乐山出事的这4年里,也时不时的有去俞家看看俞妈妈,对俞家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帮助的。
俞乐山出来后一贫如洗,她早已经是村里的“万元户”,并没有因此看不起人家而翻脸不认人!但对于俞乐山所需要的支援,她却抱着非常理性的态度来应付!你说她有问题吧,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你说她没问题吧,又似乎哪里不对劲!
关于张雅丹对俞乐山想借一万块钱的问题,张雅丹最终以一千块钱来应付了事,就剧情的那种情况下,大家觉得如果换做是你,面对这样的问题,你认为借多少比较合适呢?(ps:你的所有积蓄只有一万)
--
来源:金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