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5日上午10点,短剧《折腰》在红果平台如期上线。凭借原作IP的知名度,该剧迅速吸引大量观众。然而,当晚当观众再次刷新页面时,剧集已神秘消失,仅剩“内容暂未上线”的提示。
短剧一时爽,一直短剧却不能再“火葬场”。当短剧用尺度试探底线,最终只会试探出自己生命的长度,不足12小时。
10月15日上午10点,短剧《折腰》在红果平台如期上线。凭借原作IP的知名度,该剧迅速吸引大量观众。然而,当晚当观众再次刷新页面时,剧集已神秘消失,仅剩“内容暂未上线”的提示。
从上线到下架,不足12小时,《折腰》创下了短剧“一日游”的纪录。与此同时,“短剧《折腰》尺度好大”的话题阅读量却飙升至1.4亿,登上热搜榜。这部由岳雨婷、吴希泽主演的短剧,为何如此“短命”?这场突如其来的下架事件,又揭示了短剧行业怎样的生存现状?
《折腰》短剧的下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据网友反映,该剧实际上线时间不足12小时。 一石激起千层浪,剧集突然下架后,评论区迅速分裂成两派。支持者认为“下架合理”,批评该剧“借剧名贩卖低俗内容”;也有观众表示惋惜,认为“虽然尺度大,但剧情节奏快,看的就是个乐子”。
短剧《折腰》并非个例。当前短剧行业正掀起一股经典IP改编热潮,利用短剧观众的观看习惯,碎片化、低消耗、追求即时满足,已形成独特的生存法则:加快节奏、删繁就简、紧跟潮流。
与长剧版《折腰》聚焦家国权谋不同,短剧版选择了完全不同创作路径。长剧版以家国权谋为主线,直到第29集才呈现含蓄的圆房情节;而短剧版则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创作路径,将情欲作为主要卖点。
剧中第七集就上演圆房情节,高度还原包含“浴池疗伤”、“香药强吻”、“纱帐缠绵”等强张力亲密戏份,露骨的台词、喘息声效及半裸肩背镜头不断挑战尺度边界。这些镜头被制作成“高能名场面”剪辑,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成为该剧迅速走红的主要原因。
《折腰》短剧的下架,官方尚未给出明确解释。但据媒体报道,该剧因剧情尺度过大而引发争议。剧中呈现了原著中的“浴池疗伤”、“香药强吻”、“新婚夜剑隔婚床”等情节,甚至在第七集就出现了圆房戏份。
从流出的花絮片段可见,《折腰》短剧对情欲戏的呈现可谓“全力以赴”:台词露骨直白,亲密戏密集堆砌,“冰水疗毒”时演员肌肤特写与水汽交融的镜头、“浴池疗伤”时暧昧喘息声效的刻意放大。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尺度内卷”现象在短剧行业已不是个案。短剧版《九重紫》《昭世录》把宅斗剧简化成“浴室吻”“蛇吻”的亲密戏合集;《庆余年之帝王业》硬加后宫“侍寝戏”,把历史剧拍成风月片。
为何制作方要铤而走险?答案藏在账单里。短剧制作成本低,快节奏的剧情浓缩,周期短,有的剧不需要投入过多精力和成本也能得到更高回报,高流量产生巨额收益。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部分创作者为了快速获取流量和热度,不惜剑走偏锋。
《折腰》的下架并非孤立事件。广电总局近期启动了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据统计,2023年3月至今,广电总局已督导各平台累计清理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35万余集(条)、2055万余分钟;分级处置传播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的小程序429个、账号2988个。
今年6月1日,网络微短剧管理新规定正式实施生效,要求对微短剧实行“分类分层审核”,以投资额为依据,由各级主管部门统一备案公示管理。新规出台后仅几天,微短剧《大佬,你女儿被婆婆家欺负惨了》就成为首个被全平台下线的作品。
短剧行业要“破局”,还是要走精品化路线。靠低俗化吸引来的流量必然如大水漫过沙滩,转瞬就会退去,不可能带来“留量”。一些颇具创作水平的短剧,内容上从夸张猎奇转而关注社会话题,技巧上从单纯的挑动情绪转变为激发观众情感共鸣,已经开始了探索“竖屏美学”之道。
短剧不是低俗内容的遮羞布,观众需要的是紧凑的剧情,而不是露骨镜头;观众要的是即时满足,而非单纯的感官刺激。那些真正火爆的短剧,靠的是反转剧情或真实情感,从来没有哪部剧是靠尺度走得长远。
来源:电影剧情解码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