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周五亿播放,豆瓣7.8分开局,服装精致到能当古风教科书,打戏请来《绣春刀》团队,特效用上虚幻5引擎——这哪是网剧,分明是拿电影预算在拍一部武侠诗。
《暗河传》火得有点烫手。
首周五亿播放,豆瓣7.8分开局,服装精致到能当古风教科书,打戏请来《绣春刀》团队,特效用上虚幻5引擎——这哪是网剧,分明是拿电影预算在拍一部武侠诗。
可偏偏,最该扛住的那根梁,松了。
龚俊演的苏暮雨,像一件被精心包装却漏了线的刺绣。
外头是真丝重绣、暗纹随心绪流转,里头的针脚却有点乱。
观众看的是一个沉默寡言、背负血债的刺客,可镜头一推近,那双眼睛眨得太勤,嘴角抽得太多,情绪没上来,先露了怯。
有人说是“微表情失控”,有人直接说“像在演自己”。
可问题是,他减了十五斤,练了三个月剑,直播里说得诚恳,连剧组都悄悄减少了他特写的时长——这说明,连制片方都察觉到了不对劲。
有意思的是,观众的反应分成了两半。
年轻人追的是视觉奇观和人设反差,白鹤淮被骂“强行加戏”,可35岁以上那批人,反而觉得他才是剧里最真实的人。
一个被权力碾压、想活命又不甘心的小人物,比主角更有人味。
女性观众讨厌白鹤淮,不是讨厌角色,是讨厌那种“用深情绑架主角”的套路,像极了现实里那些用情绪勒索关系的人。
而最讽刺的是,当龚俊在抖音上跳起鬼畜舞蹈,弹幕里居然有人说“这才是真实的他”。
可谁要你真实?
观众要的是苏暮雨,是那个在暴雨里闭眼接针、眼神里藏着深渊的人。
你演得不够,就拿戏外的热闹来补,补得越用力,越显得角色空洞。
制作上,它已经做到了国产网剧的天花板:心魔幻境用虚幻5实时渲染,画面像流动的水墨画;每件衣服都值三万,连袖口的暗纹都对应角色心理变化。
可当技术堆到极致,演员的表演反而成了最薄弱的一环。
不是不能演,是没敢往深处挖。
苏暮雨的黑化预告里有,可观众等的不是“后期转变”,是现在就让人信服的压抑与挣扎。
剧组开始改了,少给特写,多给群像,让配角喘口气。
这招聪明,但有点晚。
观众不是不爱看,是怕被敷衍。
一部剧可以靠美术和特效惊艳一时,但真正让人记住的,永远是那个让你夜里睡不着、想替他哭的人。
现在,《暗河传》像一坛好酒,装在了雕花玉瓶里,可倒出来的时候,发现酒液浑浊,香气不纯。
你不能说它不好,只是,它本该更好。
来源:潜龙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