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这一辈子,谁还没摔过几次跤?可最让人憋得慌的是,你咬着牙把苦日子扛过去了,到头来好日子没见着,还得受旁人的冷眼和疑心。俞乐山这事儿,说起来真让人心里堵得慌。
人这一辈子,谁还没摔过几次跤?可最让人憋得慌的是,你咬着牙把苦日子扛过去了,到头来好日子没见着,还得受旁人的冷眼和疑心。俞乐山这事儿,说起来真让人心里堵得慌。
四年监狱熬到了头,他走出大门一看,外头的世界早不是原来的样儿了,可俞乐山自己,还跟当年背着布袋子跑街卖布票的小伙子似的,一点没跟上趟。有人就犯嘀咕:当初跟他一起吃苦的郭红旗、张雅丹,后来不都混得有模有样了?他咋就偏偏走了歪路蹲了牢,没跟着一起好起来呢?这里头的事儿,真不是一句“运气不好”就能说透的。
在牢里这四年,俞乐山没闲着,把电工手艺练得顶好,本想着出来能靠这手艺吃饭,可一问才知道,人家一听见“刑满释放”这四个字,头摇得比啥都快,连个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你说这叫啥事儿?平时总说社会公平、人人都有机会,可真摊到自己身上才明白,先看你有没有“黑底子”,再谈你有多大本事。俞乐山不是没能力,是“刑满释放”这标签太沉,压得他连露一手的机会都没有,人家连电话里多跟他说两句都嫌费事儿。这时候再提“努力就有回报”,不觉得虚得慌吗?多少人拼了命往前奔,最后还不如一个没案底的关系户走得顺。
再说说郭红旗和张雅丹,他俩当年也穷得叮当响,一个修自行车,一个烤红薯,就为了五百块彩礼,愁得好几宿睡不着。可等他俩熬出了头,俞乐山刚出狱找他们想借点钱起步,俩人嘴上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回头就偷偷合计着怎么把俞乐山甩开。心里还琢磨:“这人胆子大、主意多,要是让他掺进来,万一把咱的生意抢了咋办?”这哪像一起共过患难的兄弟?难不成人心里都藏着点小算盘,见不得身边人比自己强?谁愿意把刚到手的好日子,分一半给一个刚出狱、啥都还没稳住的人呢?常说“患难见真情”,可实际上,多数人只愿意跟对自己有用的人来往。俞乐山刚出来那会儿,他俩还摆酒接风,带着他逛市场,可心里早就打好了主意,绝不能让老兄弟变成现在的竞争对手。
那盛雪竹呢?她在这事儿里,才算得上最让人猜不透的。你说她对俞乐山是感激吧,好像没那么深;说她愧疚吧,又总觉得差点意思。当年她能考上大学、找着体面工作,全靠俞乐山帮忙,冒着风险签了抚养协议,才给她攒出了机会。可俞乐山一出狱,她是咋帮忙的?直到有一天医院电路出了问题,她才想起俞乐山会电工,顺手给推荐了个活,一个月就二十七块五。你是不是觉得这挺正常?可反过来想想,俞乐山帮了她全家这么大的忙,盛雪竹能还的,也不过就是这么个普通岗位。人情债啊,到最后都得落到实在事儿上,感激归感激,愧疚归愧疚,人能做的,也只有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儿。
说到这儿,就得问问了:像俞乐山这样走了背运的人,到底咋才能重新站起来?有人说靠自己,有人说靠贵人帮衬。可真到了现实里,自己能扛的就那么多,贵人就算想帮,也帮不到根儿上。就因为身上那“刑满释放”的标签,没人敢轻易把它揭下来。你看医院后勤科长,一开始听说俞乐山技术好还挺高兴,可一知道他是刑满释放的,差点连这活儿都不给了。社会上对“好人”的标准里,有一条硬规矩——你得干净,不能有案底,得一身清白。不然的话,不管你本事多大,也只能在边上看着别人风光。
还有盛必捷,当年是他把俞乐山送进监狱的,可后来有一天,他突发心梗,快不行的时候,偏偏是俞乐山给他输了血,救了他的命。你说这是报应呢,还是命运开的玩笑?盛必捷心里一直过意不去,觉得俞乐山肯定不会原谅他。可俞乐山偏不记恨,还天天倒班去医院照顾他。为啥呀?因为这世上有些人,天生就不爱揪着仇事儿不放,看得开。也可能是他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计较这些反而让自己活得累。有人问:“你能原谅伤害过你的人吗?”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可俞乐山做到了。他心里清楚,有些仇恨就算记一辈子,也换不来公道,只有自己放下了,日子才能接着往下过。
盛雪竹家里的事儿,也挺让人心里不好受。她恨白玉飞,说就是白玉飞害得她母亲自杀。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外人看着轻巧,可里头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她想去医院看盛必捷,走到门口又扭头跑了。人和人之间有时候就是这样,不是真的隔着多大的仇,而是隔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委屈和无奈。你说她到底能不能原谅?其实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楚。有人说时间能治愈一切,可有些事儿,时间只是让你学会了不再提,心里的疙瘩还在那儿。
再说说俞乐山在牢里学电工这事儿,有人可能会觉得,国家还算地道,给了他一门能安身立命的手艺。可现实呢?手艺是学了,出来照样四处碰壁。“你犯过错误,我们不能用你。”这话是不是听着特别耳熟?多少刚出狱的人,最后不是靠自己的技术站稳脚跟,而是靠关系、靠运气,甚至靠硬熬,一点点撑过来的。社会真的宽容吗?嘴上都这么说,可心里头最怕的就是“麻烦”俩字。谁都不想给自己惹事儿,哪怕你能力再强,也没人敢拍着胸脯保证你以后不会再出问题。
还有个事儿你有没有想过:为啥穷人家的孩子总容易冒险?俞乐山当年为啥要倒买倒卖布票?还不是因为穷得没办法了,妹妹年纪小,母亲又有病,全家都指着他撑起来。卖鸡蛋、卖药材、倒腾布票,一步步越走越远,最后还得了个“布票大王”的名头,可钱还没赚多少,就被抓了。你说他冤不冤?在那个年代,干这些事儿就是犯法。可没过几年,市场放开了,做生意成了合法的,郭红旗、张雅丹早就借着这股劲儿“白手起家”了。你说这是不是有点讽刺?命运有时候就像个不怀好意的导演,专挑你最无助的时候,给你递上一个最荒唐的剧本。
再说说俞乐山的妹妹俞乐英,文化水平不高,进了工厂还得去夜校补课,可她根本不想学,一会儿琢磨着掉皮带,一会儿又去打相框,净耍些小聪明。你说她是不是不争气?其实也不能全怪她,是命运没给她一个好起点。让一个基础差的孩子,突然去夜校听课,还得带着一群没心思学习的工友,能学进去才怪。很多时候,努力只是用来证明“努力没用”——因为社会早就给你安排好了路:你是工人,你的下一代大概率还是工人,想跳出这个圈子,得有天大的运气。
回到俞乐山身上,他为啥不敢再做生意了?公安还时不时上门调查,他怕再进监狱,怕好不容易得来的这点新生活也没了。你说他胆小?其实是被吓怕了。人一旦被现实狠狠教训过一次,哪还敢轻易“再闯一把”?所以他就盼着国营厂子、集体企业能有个招工名额,哪怕工资低,只要能踏实过日子就行。很多人笑他没出息,可你要是真进过一次监狱就知道:比起自由,再多的钱都不算啥。
看完这些事儿,你会不会觉得,人和人之间的善意和冷漠,其实就隔着一层纸?盛雪竹心里有愧,能帮就帮一把;郭红旗、张雅丹转身就把人防得死死的;盛必捷心里亏欠,俞乐山却不记仇。这些人里头,谁都说不清自己到底欠了多少,又有多少无奈。可生活就是这样——能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人心啊,说到底,还是各顾各的。
说到底,俞乐山出狱后,大家伙儿都觉得该帮他一把,可最后能给他的,也只有那份又当电工又当保安的活儿。盛雪竹有感激、有愧疚,到头来也不过是请几顿饭、推荐个工作;郭红旗、张雅丹嘴上说借钱,心里却把生意看得比啥都重;盛必捷欠了俞乐山一条命,俞乐山也没要啥回报,俩人的账到现在也没算清。人情债这东西,从来都是还不完的。
人活在世上,到底图个啥?是图人情温暖,还是图自保清白?有人说社会要进步,就得靠大家互相帮衬。可现实里,多数人只会选对自己最安全、最有利的路。你帮过我,我记在心里,可真要让我为你冒险,我未必愿意;你对我有愧,我感激你的心意,可到了利益面前,也得好好琢磨琢磨;你救过我的命,我心里感激,可现实里,该还的也只能一点点还。这么一想,是不是觉得人活着挺无力的?
有人问,像俞乐山这样的人,到底能不能翻身?这世上的“俞乐山”有多少?其实到处都是。每一个出身普通的学子,每一个刚出狱想重新做人的青年,每一个拼命攒钱的打工仔,他们都盼着有一天能熬出头。可时代变了,社会风气是比以前宽松了,可门槛也越来越高。你没学历、没背景、没关系,哪怕技术再好,只要身份上有污点,基本就被排在最后头。你说这不公平?可谁又有能力去改变呢?
我想说,人活着最难的,就是扛住命运的荒唐和别人的冷漠。你帮了别人,别人未必能还你;你受了苦,世人未必会同情你;你有本事,命运也未必给你施展的舞台。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守住自己的底线,别丢了善良,哪怕现实再冷,也别跟着变得刻薄。这样的话,说不定哪天机会来了,你还能稳稳地接住。
俞乐山的故事,其实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缩影。他们没有主角光环,没有好运气加持,只能在人情世故里摸爬滚打。有人帮你,是你的福分;没人搭理你,也是常态。最重要的,还是得自己咬着牙坚持下去,哪怕前面黑灯瞎火,也别放弃希望。谁知道下一个路口,会不会就能看见一点光呢?
老话说“莫欺少年穷,莫笑落魄时”,人生没有永远的低谷,也没有永远的高峰。只要心里的那股劲儿没散,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就算走得慢一点,总有一天能活出自己的模样。
声明;信息和图片来源于百度
来源:博学蓝天2D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