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喜人奇妙夜2》的《夜宴》落下帷幕,欢笑之余,我们仿佛也拿到了穿越回千年前韩府的一张请柬——舞台之上,“韩熙载”正上演着一场纵情声色的荒唐戏码,试图骗过画师顾闳中,以避南唐后主李煜的猜忌之祸。
当《喜人奇妙夜2》的《夜宴》落下帷幕,欢笑之余,我们仿佛也拿到了穿越回千年前韩府的一张请柬——舞台之上,“韩熙载”正上演着一场纵情声色的荒唐戏码,试图骗过画师顾闳中,以避南唐后主李煜的猜忌之祸。
然而,历史中真实的韩熙载,这位南唐重臣,在歌舞升平的表象下所图谋的,远非如此简单。
《武夫当国》作者、隋唐五代史专家杜文玉教授,以四十余年研究功力指出:这场夜宴实为韩熙载自导自演的“政治行为艺术”——他并非畏惧猜忌,而是以这种极端方式,婉拒皇帝的宰相任命。
那么,若能亲临夜宴现场,我们究竟会看到一个怎样的韩熙载?画卷中的那个闷闷不乐的身影,那时的他日夜笙歌,究竟是为了逃避杀身之灾祸,还是逃避人生之苦悲?
历史真相,是编剧无法写出的悲哀……
本文正文摘选自“长城砖”第二辑
《武夫当国:五代十国的君王与士人心态》
杜文玉 著
因篇幅所限,内容有所删减。
公元968年至970年的一个日暮时分,熙熙攘攘的金陵城结束了一天的喧嚣,逐渐趋于寂静。夜幕降临以后,除了巡城将士偶然穿过街巷外,几乎没有行人往来,但是在城南凤台里天禧寺东的一座豪宅却宾客盈门,十分热闹,这就是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的府第,南唐有名的画师顾闳中也混在其中。
这不是顾闳中第一次来到韩熙载的家,但是那份豪华的气派,还是让他一再叹服。厅堂上的黑色几案坐榻沉厚古雅,宽大的屏风绘有山石树木,几案上摆满了精美的食器,食器中盛满菜肴、酒水。侍女环列,只待宾客到齐,夜宴便正式开始了。
在画家顾闳中的眼中,韩熙载家的夜宴是从听乐开始的。在觥筹交错、笑语喧哗之后,众宾或坐或立,男女相错,欣赏教坊副使李家明的妹妹演奏琵琶。李家明坐在其妹身旁,在场的宾客还有紫微郎朱铣、太常博士陈致雍、韩熙载的门生舒雅、家伎王屋山等人,坐在榻上身着红袍者为状元郎粲。在这一时刻,众人的目光大多集中在李家明之妹身上,认真聆听其精彩的演奏。此时的韩熙载高冠长髯坐于榻边,垂手注目,若有所思,表现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李家明的妹妹刚刚退下,王屋山便应节起舞了。王屋山身材小巧玲珑,能歌善舞,聪慧异常,深得韩熙载的怜爱,“每醉须乐聒之乃醒”,可见宠爱到何种程度。……在王屋山表演时,韩熙载亲击羯鼓,以鼓点表示节奏,此时他的兴致虽然渐渐高涨起来,但仍然不露笑容。其他人有的拍板,有的击掌,沉醉之态,乐不知归。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韩熙载有一位好友德明和尚,这时不期而遇此景,尴尬地拱手而背立,不敢直视舞者。韩熙载是个崇信佛教之人,曾送二幼婢出家,一人名凝酥,另一人名素质,因此在其家中出现僧人并不足为奇。
乐舞结束后,韩熙载退入内室休息,宾客也分散休息。韩熙载坐在榻上,一名侍婢端水让他洗手、盥濯,另一名侍婢送来茶水,余婢坐在榻上围侍。仅韩熙载小憩时,其周围侍奉的婢妾就达七人之多。韩熙载家蓄养伎妾百余人,除了王屋山外,还有多人也精通音乐歌舞。
短暂的休憩之后,夜宴继续进行。韩熙载更换便装,敞露胸膛,盘坐椅上,一边执扇与侍婢说话,一边聆听音乐,在其身侧有一婢执扇,身后有一婢服侍。在韩熙载的面前有五位女伎在拍板的应和下箫笛齐吹,教坊副使李家明亲执拍板,配合箫笛演奏。李家明与韩熙载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他在韩熙载家无拘无束。
欣赏完音乐演奏后,已到夜阑时分,宾客们纷纷散去。韩熙载一手执鼓槌,举另一手示意,送别宾客。……
晚年的韩熙载纵情声色,金陵韩府的夜宴使人笑忘流年。但在宫廷画师顾闳中的笔下,这一切竟然成为历史瞬间的永恒定格,从而为我国绘画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留下了一幅杰出的古代绘画佳作。
顾闳中是南唐的画院待诏,他来到韩府应该没有得到主人的邀请。但是这位画师的眼光是独特的,他把韩熙载家中的宴乐场景分为五个部分,绘制在长335.5厘米、宽28.7厘米的绢面上,流传至今,这就是有名的《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关于《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时间,由于画史上没有详细的记载,现在已经无法确知了。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顾闳中是奉后主李煜之命潜入韩熙载府中,观察韩熙载夜间与宾客诸伎混杂,放纵宴乐之事,目识心记,然后绘成图卷进献。
对于当时韩熙载所任的官职,后人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说其为中书侍郎,另一说其为中书舍人。如果顾闳中绘《夜宴图》时韩熙载任中书舍人,据徐铉所撰的《韩熙载墓志铭》及陆游《南唐书·韩熙载传》等记载,韩熙载任此职时是在中主李璟统治的保大年间,而《夜宴图》的绘制却是在后主李煜统治时期,所以这一说法显然有误。那么比较可信的说法只能是韩熙载任中书侍郎期间被绘下了夜宴时的场景。
韩熙载任中书侍郎是在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因此《夜宴图》的绘制时间应该是在开宝前期,即公元968年至970年之间,因为公元970年韩熙载就去世了。……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夜宴图》的主题已经说了很多,但是对于韩熙载为何纵情声色,以及后主李煜为什么要派顾闳中等人夜探韩府的深层次原因,却有不同的说法,有必要分析清楚。
有一种说法认为韩熙载纵情声色是为了避祸,主要出自宋人龙衮所撰的《江南野史》一书,南宋人周密的《癸辛杂识》前集亦沿袭其说。大意是说韩熙载在先主李昪时尚能受到重用,至后主李煜即位以来,对于来自北方的士人颇有疑虑,往往赐死。
韩熙载在来自北方的士人中名望甚高,树大招风,担心招来祸患,便纵情声色,做出胸无大志、无意于政治的姿态,表明自己对权力没有兴趣,以达到避免被皇帝怀疑和迫害的目的。
后世一些学者采用此说,用来解释《夜宴图》的时代背景,说后主李煜为了核实韩熙载是否真的纵情声色,便派周文矩、顾闳中潜入韩府中,各自将其夜生活的真实情况画下来并献给李煜。后主李煜看后,对韩熙载的戒心减少了许多,后来韩熙载才能在南唐官至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得以善终。这种说法漏洞颇多。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首先,后主李煜怀疑北方士人的说法缺乏史实根据,遍查有关南唐历史的典籍,根本没有见到李煜滥杀北方士人的记载,又如何能够谈得上怀疑北方士人呢?其实李煜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不要说对朝中大臣进行诛杀,即使对普通罪犯也很少诛杀,能够赦免者尽量予以赦免。反倒是在中主李璟统治晚期,由于江南籍大臣跋扈乱政,曾经进行过较大规模的诛杀和贬黜,对北方来的侨寓之士反倒要重视得多。在后主李煜时期,并没有发生剧烈的政治变故,李煜没有理由对南下的侨寓人士产生怀疑。
其次,前面已经论到,《韩熙载夜宴图》创作之时,韩熙载已经官居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成为朝中重要的大臣,而不是李煜解除疑虑后,才升至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如果韩熙载当时只是一个中书舍人,作为一个普通官员,地位不高,手无重权,又如何能引起后主李煜的疑虑呢?可见这种说法本身就存在自相矛盾之处。
再次,《江南野史》一书还记载说:韩熙载后来官至中书侍郎,有一次奉命入宫赴宴,当时御园中果子成熟,红艳可爱。宴会期间,后主李煜下令将新熟的果子分赐诸臣,韩熙载因经常服食丹药,尤其忌食桃李,但由于是皇帝赏赐的果子,不便拒绝,勉强吃了数颗,当夜便死去了。既如此,又何来善终之说呢?其实《江南野史》对这个问题的记载是极不可靠的,韩熙载确是善终,大量的史料可以证实这一点。韩熙载死时年已六十九岁,在古代社会已经算是高龄了。其晚年纵情声色,心情又非常郁闷,这些都是促使其死亡的重要因素。
最后,根据可靠记载,韩熙载死后,后主李煜非常痛惜,欲赠其同平章事之官,问左右前代是否有此惯例,回答说:“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遂下诏赠韩熙载左仆射、同平章事,即宰相之职,谥曰“文靖”,这在古代已经是极好的谥号了。因为韩熙载生前不经营资产,棺椁衣衾,皆由后主赐给。又命人为其选择墓地,要求“惟须山峰秀绝,灵仙胜境,或与古贤丘表相近,使为泉台雅游”。后来将他埋葬于风景秀美的梅颐岭东晋名臣谢安墓侧。后主还令南唐著名文士徐铉为其撰写墓志铭,徐锴负责收集其遗文,编成文集。这种待遇对于臣下来说,可谓荣耀之至了。
因此,避祸之说是不能成立的,韩熙载纵情声色应该另有原因。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韩熙载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见识学问都有许多独到之处,他入仕南唐以来多次进言,均能切中时弊。但是至后主李煜统治时期,南唐统治岌岌可危,而李煜却不想有所作为,韩熙载知大势已不可扭转,遂纵情于清歌艳舞之中。这种行为是朝野清议所不能容忍的,也与一个朝廷大员的身份极不相称。……
宋人编撰的《宣和画谱》说,后主李煜欲重用韩熙载,又“颇闻其荒纵,然欲见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态度不可得。乃命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
还有一种说法,见于《五代史补》一书,曰:韩熙载晚年生活荒纵,“每延请宾客,而先令女仆与之相见,或调戏,或殴击,或加以争夺靴笏,无不曲尽,然后熙载始缓步而出,习以为常。复有医人及烧炼僧数辈,每来无不升堂入室,与女仆等杂处。伪主知之,虽怒,以其大臣,不欲直指其过,因命待诏画为图,以赐之,使其自愧,而熙载视之安然”。
这两种记载虽略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后主李煜了解韩熙载的夜生活,是出于善意,或欲重用,或欲促其能有所改正。
关于后主欲拜韩熙载为相之事,见于《宋史》《新五代史》《续资治通鉴长编》《湘山野录》《玉壶清话》《南唐书》等典籍,当属确实无疑。
关于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原因,他曾经对人说过:“吾为此以自污,避入相尔。老矣,不能为千古笑端。”这段话见于陆游《南唐书·韩熙载传》。
《齐乘》所记较此为详,说他曾对好友僧德明说:“吾为此行,正欲避国家入相之命”,因为“中原常虎视于此,一旦真主出,弃甲不暇,吾不能为千古笑端”。在这一时期,韩熙载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完全破灭,而且亡国当俘虏的命运迫在旦夕之间。
个人内心和客观现实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与痛苦折磨着他,使他除了以声色自娱来安慰和消磨自己外,已别无出路。这就是我们看到《夜宴图》中的韩熙载在欢宴时,非但不是心情欢畅,反而显露出悒悒不乐、心情沉重的表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完)
注:本文所使用古代书画图片均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后台私信联系删除!
来源:逆袭中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