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7日,腾讯视频在V视界大会官宣《风禾尽起张居正》阵容:胡歌领衔主演张居正,陈道明担任监制并可能出演重要角色,常江、李洁任编剧,该剧为广电总局重点扶持项目、投资5亿,预计2026年播出
2025年10月27日,腾讯视频在V视界大会官宣《风禾尽起张居正》阵容:胡歌领衔主演张居正,陈道明担任监制并可能出演重要角色,常江、李洁任编剧,该剧为广电总局重点扶持项目、投资5亿,预计2026年播出
历史名人张居正的传记剧,终于走到确定阵容这一步
说白了,这个题材不是简单的古装换皮,他推行的“一条鞭法”改变税制结构,关乎国计民生,戏里每一个决策都要当得起历史精神这四个字,这才是它的硬核爆点
在官宣之前,张居正一角经历了足足半年的“选角大战”
辛柏青、张颂文、陈晓、陈坤等名字被反复提起,社交平台上一度吵到剧方开放匿名投票通道,各家支持者把人选的年龄、气质、戏路拿来逐条对比
越争论越说明这角色不靠脸,得靠骨相与演技的双保险
换句话说,谁能演出改革者的孤独与锋芒,谁才配坐到首辅的位置
最终的答案给到胡歌,市场和剧组都选择了稳
胡歌的古装履历摆在那,《琅琊榜》《仙剑》早把他的线条、仪态、气场写进观众记忆;
更关键的是,张居正的时间跨度大,既要演出少年的凌厉,也要撑住中年的沉稳,年龄与状态一旦拿捏不好就会出戏
剧组释出的试妆照片获得不少认可,眼神收着冷,衣褶压得净
胡歌为贴近角色减重、研读明史资料并抄写相关奏折,这些准备是正剧的基本功
陈道明挂名监制不是摆拍,意味着制作与把关会从源头抓节奏
他和鹅厂的合作经验成熟,曾在热门项目里亲自上阵,团队的审美与工业化流程都更靠谱
有人会问,他是否会在剧中出演重要角色,目前只给到“可能”,这份克制反而让人对角色留白更好奇
编剧方面,常江与李洁联手
前者手笔里有《大军师司马懿》两部,叙事结构清晰、朝堂戏密度够;
也做过《长歌行》,在“商业节奏与历史精神”的分寸上挨过争议
有业内人士提到,这次必须把戏的主线握牢,别让支线和情感戏把改革史冲淡
换句话说,权谋与民生该有的比例,别再让观众替创作做加减法
把镜头拉回当下市场,古装赛道热度还在飙
10月《天地剑心》以11.08%市占率登顶古装剧热度榜,《入青云》《暗河传》轮番热播,供给端气势汹汹
与此同时,聚焦史题的《风起大漠》经历更名与删减17集后才拿到发行许可证,之前因改编争议积压近九年
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边界被一遍遍踩线,行业也在付出学费
看数据更扎心
欢网2025年上半年古装剧报告显示,TOP10收视差达19倍,豆瓣评分TOP3的播放量未进入前三,“1集弃”比例达33.5%,较2023年上升9个百分点
艺恩咨询2025年二季度报告称,古装剧男性观众占比从39%升至47%,25至35岁深度用户占比达68%,其中72%具历史专业背景,43%观众会为剧中文物购买同款文创
观众越来越挑剔,不爱虚火,内容不耐看就被一集劝退
在这样的市场里,《风禾尽起张居正》是一场硬考试:能不能把历史主线拍清楚,把人和事的轻重摆对位
对比案例摆在明处,《大明王朝1566》当年播出时收视一般,但凭借扎实剧本与群像演技,口碑长线发酵成历史正剧标杆;
《大秦赋》阵容强大、制作豪华,却被宫斗戏与言情戏稀释主线,评分从8.9滑到7.5,争议集中在“主次不分”
历史正剧要走《大明王朝1566》的路,而不是把《大秦赋》的问题再演一遍
历史学者的共识是:艺术创作不是历史考证,但必须尊重历史精神
《雍正王朝》的编剧刘和平也强调,既不能违背基本史实,又不能丢掉艺术魅力
说白了,戏要好看,但不能靠虚构的甜虐来撑
观众在意的是“为什么改革”“改革怎么推”“推到哪里卡住”,而不是主角的情感支线能不能再多三场对话
回到人物,张居正的“美男”标签不是流量的捷径,而是人物气质与时代背景的合拍
明中后期财政困局复杂,推“一条鞭法”本就牵动既得利益,决心与手段同样重要
角色的力量不在台词厚度,在眼神里藏的历史温度
想象一个夜戏,案几上一盏灯,胡歌摊开奏折,手指停在“一条鞭法”几个字上,眼神从热到冷,光落在袖口的褶皱上,观众能从这一下看到他要用制度去重置秩序的锋利
官宣后的声量说明了市场的饥渴
#胡歌张居正#话题单日阅读量破亿,试妆照被认可,评论区里“希望正剧别恋爱脑”“求尊重史实”的留言刷屏
有业内人士提到,投资5亿的主旋律正剧容错率极低,开拍之后每一个环节都像在走钢丝
更扎心的是,平台与剧组要面对的不只有流量期待,还有“历史专业深度用户”的考据眼,细节一旦出戏,口碑会从顶层直接坠落到底
这几年古装剧也在尝试“古装+”模式,古装混悬疑、混喜剧,甚至“去工业化”的慢节奏创作
但历史正剧的改编不要为了配方新鲜而把主菜丢了
观众的审美正在转向制作细节与文化内涵,演员演技是基本盘,场面搭得再大也不能替代人物的内心逻辑
换句话说,张居正的戏,得让观众看懂他凭什么能成为首辅,为什么最终又走向褪幕
从选角大战到尘埃落定,市场把选择交给胡歌,是对稳与度的一次押注
接下来,剧本如何把改革、权力与民生三条线扣在一起,陈道明的监制体系如何把控节奏,编剧如何避免“言情化”“宫斗化”的老问题,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这部戏不是胡歌的独角戏,是国产历史剧的期中考试
如果《风禾尽起张居正》能在尊重历史精神的前提下把人物的复杂性拍透,它会成为市场审美转型的标志性作品
如果仍旧走流量套路,观众会用“1集弃”告诉创作者答案
愿这次争议与期待的重量,最后落在过硬的剧本和真实的表演上
来源:小蚂蚁的影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