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本以为韶华拒绝了跟初恋在一起,主动把大顺当成最爱的人,二人肯定会幸福过日子,没曾想陈老爷和大顺一次山西之行,遭遇鼠疫,竟让客死他乡。
《灼灼韶华》直到陈老爷和大顺意外离世,我才知道,韶华没有赴约初恋反而独自闯上海的真相
看了韶华的遭遇,才明白好事多磨的道理。
原本以为韶华拒绝了跟初恋在一起,主动把大顺当成最爱的人,二人肯定会幸福过日子,没曾想陈老爷和大顺一次山西之行,遭遇鼠疫,竟让客死他乡。
韶华的好日子也到了头,陈二顺带着陈氏家族的族人来逼宫,还拿萱萱的命做要挟,逼得韶华不得不放弃药铺的股份,只能跟着婆婆离开北京回老家。
原本以为这次退让是韶华痛失丈夫之后遇到最惨的事情,没曾想陈二顺挥霍完北京的两个药铺之后,灰头土脸地回到老家,竟然打起了韶华的主意,简直不顾人伦,而婆婆还亲自下药让陈二顺去玷污韶华清白。
想通过这层关系让韶华主动就在陈家当牛做马,像宋萍一样做一个工具人,而不是想着再嫁,跟夏初离开去法国。
没曾想这番下药,直接毁了整个陈家,韶华清白被陈二顺给毁了,而萱萱也被陈二顺给捂死,痛失爱女的韶华手刃二顺这个人渣,帮凶婆婆也被土匪给杀了,那个生意兴隆。原本可以让陈家和褚家生活无忧的华顺药铺一夜之间被烧得一干二净。
韶华幸得韶中暗中解开了绑在她手上的绳子,黑夜中被马给驮离了土匪的追踪范围,这才捡回一条命。
原本以为韶华会选择回娘家,再不济就是去找初恋情人夏初,一同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可是她却选择不声不响地逃离到了上海。
其实,不是韶华不想回娘家,而是娘家也是个狼窝,娘家的嫂子一直都把她当成一个物件来对待,根本就没有在乎过她的感受。
重要一点就是亲娘和亲哥都不给力,任由大嫂磋磨自己,在她刚经历丧夫之痛时,还伙同周燕给她介绍50多岁的老头子,只因为贪图那30块大洋。
有这样的娘家人,那还不如不要,毕竟她唯一的亲人,也就是女儿萱萱也不在了,韶华是想着一死了之,可是回想她被下药陷入昏睡,女儿萱萱靠瘦弱的身体为她反抗,哪怕到了生命的尽头,都不曾后悔。
韶华只觉得她这条命的来之不易,所以隐姓埋名地逃到上海,想找找好闺蜜二妞,先度过当下的难关。
而韶华没有去找夏初,主要也是担心他被牵连,
因为在韶华看来,她自己就是个杀人犯,不配再去祸害夏初这个优秀的男人。
韶华之所以没有去找夏初反而独自闯上海,主要原因是:
一是深重的自我否定与“不配得”心理。
在韶华看来,她亲手杀了人,无论出于何种理由,在她自己的道德评判中,她已是一个“杀人犯”。
同时,她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洁”之人(被陈二顺玷污)和“不祥”之人(克死丈夫、连累女儿惨死)。
这种强烈的自我否定感,让她觉得夏初美好、优秀、前途光明,而自己已经“污秽不堪”,不配再去沾染和拖累他。
她的离开,是一种认为自己“配不上”对方而产生的主动远离。
二是极致的保护与爱意,不愿再牵连夏初。
这层原因超越了个人情感,是一种牺牲式的爱。
韶华深知杀人一事后果严重,尽管她侥幸逃脱,但风险依然存在。
如果她去找夏初并一同前往法国,万一东窗事发,夏初必将受到严重牵连,他的事业、名誉和人生都可能被毁掉。
韶华已经失去了女儿,她无法承受自己再成为所爱之人的灾祸源头。因此,不与他相认,就是她能给夏初的最后、也是最好的保护。
三是对过往的彻底绝望与自我流放。
韶华的整个世界——家庭(丈夫、女儿)、事业(药铺)、娘家、婆家——在短时间内全部崩塌。
她选择上海,不仅是为了投靠闺蜜二妞寻求一线生机,更是一种象征性的自我流放。
她需要切断与过去所有人事物的联系,在一个无人认识的地方独自舔舐伤口,重新寻找活下去的意义。
去找夏初,意味着回到过去的感情和人际关系中,这与她想要彻底告别伤痛、隐姓埋名重生的内心需求是背道而驰的。
来源:衣至美yz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