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介绍,9月30日,《沉默的荣耀》在第九个“烈士纪念日”于央视八套和爱奇艺、咪咕视频首播,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收视率最高3.13%,收视份额最高12.47%,位列同时期全国第一,累计触达观众超10亿人次。该剧上线后,微博、抖音主话题播放量超26亿次,3
以用心、用情、用功的艺术创作,让观众成为可歌可泣革命史的在场者、见证者。10月25日,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据介绍,9月30日,《沉默的荣耀》在第九个“烈士纪念日”于央视八套和爱奇艺、咪咕视频首播,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收视率最高3.13%,收视份额最高12.47%,位列同时期全国第一,累计触达观众超10亿人次。该剧上线后,微博、抖音主话题播放量超26亿次,35岁以下观众占比超过55%,实现了78%的完播率。
■ 历时七年打磨剧本
该剧出品人吴卫东透露,《沉默的荣耀》2018年启动创作,历时多年完成,是凝聚各方智慧与心血的宝贵成果。导演杨亚洲回顾创作历程时表示,剧组复原20世纪40年代台湾场景,重现隐蔽战线的艰险岁月,《沉默的荣耀》的成功来自集体努力,来自对英雄信仰的敬畏与坚守,每一个创作者都经历了一次“心灵上的冲洗和晾晒”。
总编剧卢敏讲述,团队历时七年打磨剧本,三位“90后”编剧的加入为作品注入新鲜视角。创作中,团队遵循历史真实,兼顾艺术表达,以悲壮与崇高贯穿全剧。她还特别感谢烈士家属的信任与支持,使创作者获得精神力量。
■“沉默是一种力量”
在剧中扮演王碧奎的演员曾黎说,自己在饰演王碧奎的过程中体会出“沉默是一种力量”,作为吴石的妻子,她在大动荡面前表现出坚韧与隐忍,渴望家国平安,而随着不断变化的局势,她从怀疑到懂得,逐步理解并追随丈夫的信仰最终成为坚定的同行者。饰演陈宝仓将军的那志东讲述,他接到这个表演任务后,查阅史料、拜访烈士后人,去深切体会陈宝仓将军真实的样子。他认为自己只有理解了英雄,才能演得更好,在见到烈士后代的时候才不会羞愧。这部剧能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也证明了隐蔽战线的英雄身上信仰的光芒和力量。
座谈会现场,吴石烈士的孙女吴红回忆家族往事,讲述了三代人承载的“沉默的荣耀”。她感谢剧组让沉默的英雄重新被大众铭记,“爷爷的荣耀沉默了75年,如今终于让世人看到。”朱枫烈士的孙女朱容瑢则表示,剧集让她仿佛重新看见奶奶当年决绝赴台的身影,她感谢创作团队匠心塑造烈士群像,看到电视剧在两岸引发共鸣,欣慰于观众以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告慰英灵。
■ 一条“难而正确”的路
对于该剧所达到的类型突破与审美价值,与会专家给予了高度一致的好评。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京盛认为,《沉默的荣耀》在革命题材创作中以“悲情之力”感人至深,作品虽书写了一次悲壮的失败,但展现出信仰不灭的崇高精神,体现了革命史诗的悲壮之美。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指出,《沉默的荣耀》将历史事实转化成有血有肉的生命,以饱满的艺术形象塑造激发英雄主义情感,证明主旋律作品只要情感真诚、形象真实,坚强信念同样能够引发深层共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评价,《沉默的荣耀》不是在“演”故事,而是在“塑”信仰——为历史的忠骨还魂,为沉默的荣耀发声。它选择了一条“难而正确”的路,以真立剧、以情塑人,进而搭建起一个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精神对话通道。 本报记者 李夏至
电视剧原声专辑上线
本报讯(记者韩轩)《沉默的荣耀》原声专辑已在各大音乐平台正式上线。著名音乐人、作曲家亢竹青创作的配乐高度贴合剧情,观众评价“光听音乐也能热泪盈眶”。
该剧原声音乐中,由亢竹青作曲、于和伟作词并演唱的《团圆》,以真挚素朴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共鸣。亢竹青把对家的细腻描摹和对重逢的殷切期盼融入创作,配以嘹亮如歌的小号,于和伟如耳语般娓娓道来,使全曲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在《团圆》的创作过程中,亢竹青与于和伟做过多次探索,一次通话中,于和伟描绘了他在拍摄时的感触,“月亮好美,大海好静。妈妈在唱歌啊,哥哥在捉虫。”当这些歌词脱口而出,亢竹青心想,“就是这个了!”在她看来,这份独特的宁静与美好,正是剧中英烈们所向往的。在亢竹青提议下,于和伟将歌词补充完整,《团圆》就此诞生。这首歌曲歌词句句未提团圆,但句句传递团圆之情,正如于和伟所言,“我们同根同源,应该团圆。”
《沉默的荣耀》中也有很多动人的配乐。同名原声专辑收录了原剧三十余首配乐,亦有六首精心打造的歌曲,展现出亢竹青在影视剧配乐领域扎实、精湛的创作功力。其中,插曲《团圆》有三个版本。其他歌曲中,由贝贝演唱的全剧主题曲《山河如你所期》用大线条的旋律致敬前辈,插曲《潜行》将音乐张力拉满,在国际首席爱乐乐团合唱团雄浑有力的演绎下,展现出钢铁洪流般的坚定信念。亢竹青创作的音乐配合剧集的起承转合,兼具艺术性与可听性。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