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不管是大陆的朋友圈,还是台湾的社交平台,都被《沉默的荣耀》刷了屏——这部大陆主旋律剧,硬是火穿了海峡,上线三天播放量就冲过千万,热度高得让人意外。而主演于和伟,更是凭着这部剧圈粉无数,不管是大陆观众喊他“国民戏骨”,还是台湾网友夸他“演技封神
2025年10月,不管是大陆的朋友圈,还是台湾的社交平台,都被《沉默的荣耀》刷了屏——这部大陆主旋律剧,硬是火穿了海峡,上线三天播放量就冲过千万,热度高得让人意外。而主演于和伟,更是凭着这部剧圈粉无数,不管是大陆观众喊他“国民戏骨”,还是台湾网友夸他“演技封神”,两岸观众都被他的表演和剧集的细节狠狠打动。
《沉默的荣耀》能火到这份上,真不是靠运气。于和伟在剧里的表演太对味了,不刻意煽情,也不浮夸耍帅,演戏收得特别稳。他眼里的那股坚定,还有递东西、说话时那些像极了生活里的小动作,让不少观众看着看着就想起了自家长辈,越看越有代入感,完全不觉得出戏。得说一句,这剧是虚构创作,但里面有些历史人物是照着真人事迹来的,像那支叫“宝珠”的钢笔、几封泛黄的金门家书,不光是推动剧情的道具,更像一把钥匙,撬开了很多人心里的记忆匣子,想起了家里压箱底的老物件、祖辈的陈年往事。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剧在细节里藏着跨海峡的情感默契。主题曲里那段闽南语童谣一响起,直接戳中了两岸观众的心窝子。台湾、福建的网友纷纷晒出祖辈的老照片,讲起爷爷奶奶辈在金门、基隆的过往,还主动去查吴石将军的生平,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热络。能看出来,年轻人不是不喜欢历史,只是反感生硬的说教,这种接地气、连带着家族回忆的方式,让他们打心底愿意去了解过往、尊重长辈的经历。
于和伟自己也很会跟观众互动,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家“传家宝”的故事,这下可打开了话匣子。评论区直接变成了“老家故事会”,台湾网友晒起祖辈的旧勋章,大陆网友聊起爷爷的老钢笔,大家借着剧集的由头,分享着各自的家族记忆,把个人的小情感和大时代的故事绑在了一起,让这剧的后劲更足了。
不管是两岸的媒体报道,还是网友的留言,提到于和伟的演技,没几个不夸的。台媒也注意到了这股热度,专门讨论说这部剧让主旋律变得“有温度、不空洞”,而于和伟的表演就是“点睛之笔”。随着剧越来越火,观众还回头去刷他以前的《觉醒年代》《三国》,拿新剧里的角色跟李大钊、曹操对比,越比越觉得他有本事——不管是正面人物的坚定,还是复杂角色的正邪难辨,他都能hold住,那股劲儿让人过目不忘。
其实这部剧的成功,不光是数据好看,更让人看到了主旋律剧的新可能。它没喊空洞的口号,也没搞宏大的叙事,而是用平实的故事、贴生活的表达,让两岸观众找到了共同的情感支点。年轻人愿意主动了解历史,长辈们看得共情落泪,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观众,都能在剧里找到共鸣。
说到底,好作品从来不分地域。《沉默的荣耀》能火穿海峡,于和伟能圈粉两岸,靠的就是真诚——真诚的表演、用心的细节、真挚的情感。这也证明了,不管是主旋律剧,还是演员的表演,只要沉下心来打磨,接地气、有温度,就能跨越地域的隔阂,走进更多人的心里。而于和伟的成功,也告诉我们,真正的实力派,不管在哪,都能被观众看见、被认可。
来源:驰尘追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