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播初期,相关话题几乎被“成毅打戏”“成毅古装仪态”承包,足见其号召力。
文|生生
编辑|黄毅来了
古装武侠剧《天地剑心》开播即爆,短短几天播放量便突破亿次。
开播初期,相关话题几乎被“成毅打戏”“成毅古装仪态”承包,足见其号召力。
毕竟从《琉璃》到《沉香如屑》,成毅塑造的仙侠角色早已深入人心。
可谁也没想到,随着剧情推进,不少观众却在弹幕里直呼“跑偏了”:
“本来冲成毅来的,结果被范明饰演的费管家圈粉了,演的真好。”
《天地剑心》里的费管家,初看是个典型的古装剧 “忠仆”。
出场时总是身着暗色长衫,言行举止恭谨有礼。
始终跟在男主父亲王权弘业的身后,打理府中大小事务,看似无甚特别。
可随着剧情展开,范明让这个角色逐渐“活”了过来,成了推动剧情的关键人物。
他塑造的费管家,最打动人的是层次感。
表面上,他是温和谦卑的管家,对男主毕恭毕敬,连递茶的手势都带着小心翼翼的分寸感。
可当男主陷入迷茫时,他又会以长辈的姿态轻声开导,话语里藏着人生智慧。
他是管家,却又不仅仅只是管家。
王权弘业叫他“费叔”,王权富贵称呼他为“费爷爷”。
在王权家中即便只是管家,但却在谦卑的下人之余处处透露着从容不迫的通透感。
范明没有把费管家演成“工具人”,而是赋予了他独立的人格。
他有自己的过往与执念,有忠诚与挣扎的矛盾。
这些复杂的特质,让角色脱离了“为主角服务”的刻板设定,成了有血有肉的个体。
正如观众评价的:
“范明老师把一个配角演成了隐藏的主角。”
让人们在看他的戏份时,总忍不住想探究费管家背后的故事。
即便和年轻主演相比,范明的戏份不多,可这并未掩盖其的表演魅力。
相反,他凭借着角色的厚度和演技的细腻让观众回味无穷。
而这份回味无穷,恰与主演成毅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天地剑心》的主演,成毅无疑是剧集的“流量担当”。
开播前,观众期待他能延续仙侠剧里的惊艳表现。
期待着他能在武侠题材中塑造出一个兼具侠气与深情的男主形象。
可随着剧情深入,他万年不变的高马尾束发和两侧的铁刘海,以及不够细腻的表演让观众陷入了“审美疲劳”。
观众的期待与成毅表现的落差,让不少人在追剧中逐渐转移注意力。
比起成毅表演的“固化套路”,费管家细腻的表演给剧集注入了新鲜感的血液。
也正是这份遗憾,让范明饰演的费管家成了意外之喜,极具魅力。
而这份“能抢走注意力”的魅力,藏在他一路稳扎稳打的岁月里。
1964 年,范明出生于军人家庭,严谨的氛围造就了其踏实坚韧性格。
毕业后,他按部就班的进入了化工厂当工人。
可枯燥的生活让他认清了内心向往,骨子里对文艺热爱让他偏离了规矩的人生。
他开始尝试加入业余演出队自学编导,并且在四年后,凭借实力调入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正式踏上专业演艺路。
可他的长相、年龄皆不占优势,初期接到的多时一些跑龙套的角色。
戏份少到开始自嘲“喊一声就躺那当尸体”。
但即便只有几句台词,他也会琢磨角色身份心态,力求每个镜头都立得住。
真正让他被观众熟知的,是 2002 年的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
他在剧中饰演的老高,爱较真、有点小骄傲却又心地善良。
一口带着方言味的普通话和夸张又不做作的表情,成了剧中的“笑点担当”。
这个角色让范明火遍全国,也让他找到了自己的表演风格。
可范明没有困在“喜剧演员”的标签里。
2004 年,他主演电视剧《民工》播出。
他饰演男主角鞠广大是一个朴实、隐忍又带着点固执的农村父亲。
为了贴近角色,他特意跑到农村体验生活。
跟着农民下地干活、同吃同住,观察他们说话的语气、走路的姿态,甚至连吃饭时端碗的手势都仔细模仿。
最终,他塑造的鞠广大仿佛就是生活在田间地头的普通农民。
这部剧让观众看到了他的可塑性,也让他的演技得到业界认可。
而这份对表演的敬畏,成了他几十年演艺生涯的底色。
近些年,虽然主演的剧集减少,但他始终坚持在各个剧组中表演。
他不在乎戏份的多少,也不在乎番位的大小,只要能演戏,他就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最近热播的《天地剑心》里,范明之所以能从流量主演的光环中突围,看似意外,实则是实力的必然。
当下的影视圈,不少年轻演员靠颜值、人设吸引关注,可观众的审美终究会回归理性。
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永远是有温度、有细节的表演。
而范明的魅力恰恰在此。
首先他不挑角色,无论什么角色,他总是耐心的磨细节。
对范明而言,没有主角与配角的区别,只有人物故事的不同。
无论是《炊事班的故事》里的老高,《民工》里的鞠广大,还是《天地剑心》里的费管家。
他都会花大量时间琢磨角色的性格经历。
就像费管家对待王权一家,虽然恭敬,却不卑微。
其次,他的魅力是人生阅历赋予角色的厚重感。
61 岁的范明,经历过工人的艰辛,体会过基层演员的不易,也感受过成名后的光环。
这些人生体验,成了他塑造角色的灵感来源。
没有经历过生活的打磨,演出来的角色都是空的。
最让人佩服的,是他对表演初心的坚守。
不少老演员会选择参加综艺、接拍偶像剧来维持热度。
可范明始终坚守在“演戏”的初心上。
他很少参加综艺,也不刻意经营社交账号,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剧本和角色上。
这种低调,反而让他的演员身份更加有神秘感和说服力。
如今的范明,依旧保持着对表演的热爱,坚持塑造好每一个角色。
因为对演员来说,能塑造出让观众记住的角色,就是最大的魅力。
这份纯粹,在流量扎堆的影视圈里,显得愈发珍贵。
《天地剑心》播放破亿,观众“冲成毅来,被范明吸引”的背后,是老戏骨几十年沉淀的实力绽放。
从工人到国家一级演员,范明用自己的经历证明:
表演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打磨每一个角色,才能让观众认可。
部分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范明:我长得有点乡村人的质感
澎湃新闻|专访|范明:情景喜剧需要静下心,需要集体智慧
来源:黄毅来了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