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年代剧别乱拍!看央视《依依向北风》,才知导演有多“无知”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2 21:37 1

摘要:服装道具、超龄演员这两个槽点,成了观众怒怼的导火索,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剧中的不合理之处还有更多。

央视八套新剧《依依向北风》刚播就收视冲顶,可评论区却满是“太假了”的吐槽。

明明讲的是过去的苦日子,剧里的知青却没有一点上山下乡的样子,反倒像现代人装出来的。

到底是哪里露了馅,让观众直呼 “假得离谱”呢?这样的年代剧,真的是观众们想看的吗?

央八《依依向北风》才刚开播,收视就直冲 3.1,稳坐第一。

原本大家对这个年代剧非常期待,但没想到才看了两集,剧中就出现很多吐槽的点。

剧组想讲 70 年代故事,却没弄懂那时的生活,大家见过刚下乡的知青,衣服比现在还新吗?

服装道具、超龄演员这两个槽点,成了观众怒怼的导火索,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剧中的不合理之处还有更多。

剧里 1975 年的鲲州乡镇,总透着股 “刚拆包装” 的陌生感。

砖墙刷得雪白,阳光一照能反光,摸上去怕是还能蹭下新鲜的白灰,哪像住过几户人家、沾过烟火气的老墙?

土路更是平整得离谱,连个车辙印、小土坑都没有,下雨都积不了水,比现在小区里的健身步道还干净。

可那个年代的农村路,哪能这么体面?走两步鞋底沾泥、裤脚带灰才是常态。

这样的场景没有丝毫乡镇的尘土与油渍,被观众嘲为“文旅小镇”,场景都敷衍成这样,道具更是没眼看。

再看男主俞乐山倒卖鸡蛋的戏,那筐鸡蛋个个蛋壳光滑得发亮,连个斑点都没有,码在竹篮里整整齐齐。

可 1975 年的鸡蛋多金贵?谁家存鸡蛋不得小心轻放,蛋壳上沾点鸡粪、带点土都是常事,哪有这么 “精致” 的?

装鸡蛋的竹篮更过分,篮身干干净净,连点使用痕迹都没有,竹条间连点灰尘、污渍都见不着。

要知道,那时候的竹篮天天用,装过菜、盛过粮,早该磨出包浆,甚至有些地方都磨白了,哪能这么新。

女演员的妆造更脱离实际,眼线画得细细的,眉毛修得整整齐齐,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发尾连点毛躁都没有。

可那个年代,肥皂都是稀罕物,洗头发用的是皂角,哪有条件天天打理头发、描眉画眼?

连这些天天见的生活物件都没沾上年代的痕迹,演员又怎么能演好那个时候的人呢?

选角差的离谱

看《依依向北风》里鲁诺演 17 岁的俞乐山,总让人忍不住出戏。

38 岁的年纪,就算镜头再怎么磨皮,高清画面里还是藏不住眼角的细纹,笑起来时法令纹能把少年该有的青涩 “卡” 住。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知青服,却没穿出那种刚离开家、带着点懵懂的感觉,反而因为面部的疲态,被观众调侃像刚谈完工程、顺便来体验生活的包工头。

女主菅纫姿也一样,34 岁演刚下乡的少女知青,脸上的底妆透着精致,连风吹过头发都没半点毛躁,身上的衣服更是一尘不染,比现在城里姑娘的日常穿搭还干净。

要知道,70 年代的知青下乡,一路颠簸加干农活,衣服沾泥带灰是常事,哪有这样自带滤镜的模样?

更违和的是男二何明翰,45岁的他要和28岁的张可盈演情侣,两人同框时,何明翰眼角的沧桑感和张可盈的状态放在一起,不像青涩恋人,倒像长辈在照顾晚辈。

三个主角加起来年龄过百,却要挤在 “十几岁青年” 的设定里,连观众都算得明白,这岁数,搁当时都能当知青的家长了。

再想想《山海情》里的黄轩,为演好农民特意晒黑,还去体验农活磨破了手,那种接地气的状态一看就入戏。

可这里的演员,连 “像那个年代的人” 这点都没做到,只靠皱眉、瞪眼硬撑情绪。

年龄差或许能靠演技找补,可连最基本的年代感都没抓住,接下来剧情里要展现的知青成长,又怎么能让观众跟着代入呢?

剧情离谱

剧中男主倒卖鸡蛋被抓,只去学习班待了一个月,可 1975 年 “投机倒把” 可是重罪。

那时私下交易农产品,轻则批评重则坐牢,男主一个知青,怎敢大摇大摆倒鸡蛋?这样的剧情压根不符合当时的环境。

编剧对历史的无知,让这段核心剧情成了笑话,而狗血的感情线,更让知青题材变了味。

开篇撞鸡蛋引发三角恋,女二怀孕找男主假结婚,这样的 “接盘侠” 剧情,更像短剧的狗血套路。

真实的知青生活,是造路填海、艰苦劳动,而非整天围着感情纠葛转,那个年代的知青,哪里会有闲心演这样的戏码?

冲突全靠硬拗,军警抓知青的动作像广场舞,这样脱离实际的剧情,自然撑不起人物。

因争议太大,广电总局要求该剧补充《细节核查报告》,小到台词用词都要考证。

央视也将其从黄金档调至深夜,还暂停了两部待播年代剧,平台连夜自查项目库,生怕踩雷。

其实真年代剧从不靠滤镜,看看《人世间》和《山海情》就知道了。

《人世间》的道具全是旧物,衣服带着补丁,《山海情》演员也都早早地提前体验农活,皮肤晒得黝黑,他们不用美颜滤镜,反而用 “粗糙” 的真实打动观众。

年代剧的核心,是尊重历史细节,尊重人物身份,可《依依向北风》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做到。

观众想看的,是那个年代的真实质感,是知青的挣扎与成长,不是滤镜下的假青春,狗血的感情戏,流量时代早已过去,品质才是王道。

来源:梦回迷城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