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8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朝阳区委区政府承办的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视听新时代 精品创未来”为主题。主论坛上,导演孔笙表示,视听艺术、尤其是电视剧,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
光明网讯(记者 孔繁鑫)10月28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朝阳区委区政府承办的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视听新时代 精品创未来”为主题。主论坛上,导演孔笙表示,视听艺术、尤其是电视剧,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精神食粮。它能够记录时代、映照社会、塑造价值观,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对此,孔笙从剧本、导演、演员三个方面作出解读:
剧本扎根土壤,奠定了作品的气韵和方向。好剧本是导演创作的助力。剧本不能仅满足于讲故事,好的剧本更要有情怀、有文化、有剧作者的表达,剧本的字里行间都应具备文学的深度与温度。
导演需要在复杂的现场和有限的资源下,组织协调摄影、美术、服化道等各部门,把剧本里的故事、思想与情感,落地成视觉化的影像叙事。导演的工作,正是让剧本“生发枝条、伸展形态”,由演员的表演去完成最后的绽放。
演员用坚实的信念去塑造人物,成为作品中最富有光彩的一环。导演则要接住这份信任,去承接、捕捉他们每一次的情感投射与奋不顾身。
“精品创作,要靠编剧、导演、演员和创作者之间的同频,以及精神上共鸣,这种契合,最为难能可贵。”孔笙认为,精品电视剧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要守住初心、有使命感,要尊重观众、相信观众,要尊重创作规律、尊重艺术和文学表达,用真诚的笔触与影像,回应时代、描摹人心。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