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笑吧。一个贪财、怕老婆、动不动就下跪的“小人物”。居然成了许多人心里的白月光。
说起来。《庆余年》播完这么久。大家还在念叨王启年。
好笑吧。一个贪财、怕老婆、动不动就下跪的“小人物”。居然成了许多人心里的白月光。
你看啊。范闲有主角光环。五竹是武力天花板。陈萍萍运筹帷幄。
可最后呢。能全身而退、活得滋润的。反倒是这个看起来最不起眼的王启年。
01
王启年第一次出场。就透着股“市井气”。
范闲刚进京都。他就凑上去卖地图。
嘴上说着“童叟无欺”。转眼就被拆穿是假的。
一般人早该脸红了吧。他不。他嘿嘿一笑。说这图虽然不准。但胜在画得精细。
好啊。这脸皮厚度。简直了。
后来进了鉴查院。更是把“贪小便宜”发挥到极致。
倒卖禁书。蹭吃蹭喝。连同事的瓜子都不放过。
田雨把这角色演活了。每一个眼神都在说:我抠门我承认。但我理直气壮。
02
可就是这么个人。关键时刻从不掉链子。
范闲遇险。他明明可以躲开。却硬是陪着闯北齐。
路上多危险啊。随时可能送命。
他一边哆嗦一边跟上。嘴里还念叨着“得加钱”。
但谁看不出来呢。真要是只为钱。早跑八百回了。
最打动人的是滕子京死后。
范闲一蹶不振。是王启年默默陪着。
他说:“大人。您还有我们。”
那一刻。这个平时嬉皮笑脸的中年人。眼里全是真诚。
03
要说王启年最大的特点。还得是“怕老婆”。
每次听到夫人召唤。立马就怂。
跪得那叫一个熟练。求饶的话张口就来。
但仔细想想。这哪是真怕啊。
分明是爱。是尊重。
有一集他偷偷攒私房钱。被发现后的那个表情。
从惊慌到认怂再到讨好。全程不过三秒钟。
简直演尽了天下“妻管严”的心声:我不是怕她。是在乎这个家。
难怪那么多观众说。王启年和夫人的戏份。比主角的爱情线还好看。
04
其实啊。王启年的“贪财”和“怕老婆”。都是他的生存智慧。
在鉴查院那种地方。太完美的人活不长。
他故意留下这些“缺点”。反而让人放心。
陈萍萍看得最明白:“王启年啊。是大智若愚。”
可不是吗。
他能追踪。会模仿笔迹。轻功还一流。
这些本事要是放在明面上。早成了各方争夺的棋子。
但他偏不。宁愿被当成“小人物”。
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看着王启年。就像看见我们身边的某个同事、朋友。
能力不错。但不张扬;有点小毛病。但无伤大雅。
在这个人人都想当英雄的时代。他选择做个快乐的普通人。
对朋友足够忠诚。对家庭足够负责。对自己足够诚实。
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成功吗?
说到底啊。人生如戏。不必非要活成主角。
像王启年这样。找到自己的位置。守住珍视的人和事。
就已经是赢家了。
你们说是不是?
来源:雨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