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次的故事背景放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东北,名字叫《烟花少年》,讲的是工厂大院里的年轻人如何在时代变革中挣扎、成长的故事。
听说又一部年代大剧要来了!
这次的故事背景放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东北,名字叫《烟花少年》,讲的是工厂大院里的年轻人如何在时代变革中挣扎、成长的故事。
这部剧改编自潘一掷的小说《子弟》,总共35集,由爱奇艺出品,预计2025年播出,说不定还能在央视八套看到。
最让人期待的是,这部剧的演员阵容挺靠谱。
黄景瑜演男主角张小满,他这个东北汉子演起工厂青年再合适不过;关晓彤饰演严晓丹,看她这次怎么演绎一个泼辣又细腻的东北姑娘。
还有徐若晗饰演的春春,以及果靖霖、贾冰、赵淑珍这些实力派演员保驾护航,光是这个阵容就让人放心。
故事要从90年代初的东北铁西城说起。
那时候的工厂大院就像一个小社会,张小满是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整天和严晓丹、夏雷这帮小伙伴在厂区里疯跑。
他们最常干的事就是蹲在修车摊旁边看大人修车,听大人们唠嗑,空气中永远飘着机油和白菜炖粉条的味道。
这种生活场景对很多东北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据说剧组为了还原这种氛围,专门搭建了真实的厂房和家属楼,从锅炉设备到墙上的宣传画都力求原汁原味。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国企改革深入,下岗潮来了。
数据显示,1998年至2001年间,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累计达到2550万人,其中东北地区尤为严重。
这部剧没有回避这段历史,反而真实地展现了每个角色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
张小满为了凑学费,每天凌晨四点就骑着二八大杠去郊区卖白菜,寒冬腊月里手都冻裂了。
而严晓丹原本打算去深圳闯荡,却因为母亲突发脑溢血不得不留下。
等她后来终于去了广州,只能从最底层的工作干起——在服装厂剪线头、顶着烈日送外卖,最后靠着自学英语当上了酒店服务员。
最让人唏嘘的是夏雷,怀揣音乐梦去北京当歌手,结果梦想破灭,只能背着断了弦的吉他回到老家,最后在文化宫门口摆摊卖“打口碟”。
这些情节让人想起同样讲述东北故事的《人世间》,但《烟花少年》更聚焦于年轻一代的成长。
导演黄伟之前执导过《大江大河》,对年代剧的把控很有经验。
从预告片能看到,剧组在服化道上确实下了功夫,老式棉袄、二八大杠自行车、甚至年轻人爱穿的喇叭裤都很有年代感。
不过这部剧最打动人心的,还不是这些外在的还原,而是它讲述的“回归”主题。
在经历了外面的风雨之后,这些年轻人又陆续回到家乡。
这时候的铁西城已经开始改造,他们利用在外面积累的经验,有人开起了电子商城,有人办绘本馆,甚至有人做起了废品回收。
这种返乡创业的故事,在当今东北现实中也正在发生——据统计,2022年吉林省返乡入乡创业人数就达到3.5万人。
和现在很多打着年代剧旗号谈恋爱的剧不同,《烟花少年》很扎实。
它不回避生活的艰难,但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比如张小满和街坊邻里的感情,严晓丹和母亲的争吵与和解,还有那群年轻人之间的兄弟情谊,都特别真实。
据说剧中会有很多东北特有的幽默桥段,让整部剧在沉重的时代背景下也不失轻松。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看,这部剧想要展现的是普通人如何在时代变革中守住自己的尊严和梦想。
它不像某些年代剧那样刻意煽情,而是用细腻的生活细节打动人心。
比如有一个场景是张小满在雪地里卖白菜,手冻得通红却依然笑着招呼客人,这种东北人特有的韧劲很容易让人共鸣。
说实话,现在荧幕上真正讲述普通人故事的剧太少了。
《烟花少年》选择这个题材很有勇气,但也很有眼光。
毕竟,那些真实的、带着烟火气的故事,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就像之前的《山海情》《人世间》能成为爆款,正是因为它们讲好了普通人的故事。
2025年才播,虽然还要等一段时间,但好饭不怕晚。
如果这部剧能真正做到它所承诺的——真实还原90年代东北的生活图景,深刻展现一代人的成长历程,那么它很可能会成为继《人世间》之后的又一部现象级作品。
到时候,说不定能掀起一股“东北文艺复兴”的讨论热潮呢。
对这部剧感兴趣的观众可以提前关注起来,毕竟好的年代剧就像一坛老酒,越陈越香。
等到2025年开播时,说不定能带着爸妈一起看,听听他们讲述那个年代的真实故事。
到时候别忘了来评论区聊聊,看看这部剧到底拍没拍出你记忆中的那个年代。
来源:副本Z-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