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打皇太子允礽被废后,有八个阿哥参与了皇位的竞争,他们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允禔、三阿哥爱新觉罗·允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允禩、九阿哥爱新觉罗·允禟、十阿哥爱新觉罗·允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允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允禵,史称九子夺嫡!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皇帝儿强悍。康熙大帝时期,一代雄主康熙皇帝,所生的儿子个个是人中龙凤。
自打皇太子允礽被废后,有八个阿哥参与了皇位的竞争,他们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允禔、三阿哥爱新觉罗·允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允禩、九阿哥爱新觉罗·允禟、十阿哥爱新觉罗·允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允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允禵,史称九子夺嫡!
不是八子吗?怎么是九子呢?因为失败的废太子允礽,不甘心失败,再次对皇位发起的冲锋,并且还真的做到了“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可回来没多久,就又被废了。
这次被废,就是在劫难逃,一辈子不能翻盘了,最后在九子夺嫡中最为低调的老四,犹如一匹黑马成功荣登大宝,坐拥天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九子夺嫡,并非这九个人都想当皇帝,还有想当绿叶的,像老九、老十、老十四,不过身份最低的老十四以贝子的身份,硬是向皇位发起了一波强有力的冲锋。
尽管失败了,却让人很惊诧,有个巨大的疑问——九子夺嫡,连区区贝子老十四都参与,为什么亲王的允祺不参与?
有人一看允祺就晕了,啥允祺是永琪吧!在《还珠格格》里,永琪就是还珠格格的老公,还是小虎队的大帅哥苏有朋饰演的!这里说个真实的笑话,一次家母在视频上看到《还珠格格》里的永琪,直接来了一句,这不是乌鸦哥吗?我当时都笑的满地找牙!
允祺VS永琪,乍一看,比双胞胎还双胞胎,其实这两个字完全不一样,不可能错的,而且他们根本不是双胞胎,而是小燕子的老公永琪叫允祺叫皇叔的!
允祺的全名是爱新觉罗·允祺,其实允是字辈,但他最初却是胤字辈的。只因哥哥做了皇帝,他也只能避讳,于是爱新觉罗·胤祺变成了爱新觉罗·允祺。也只有永琪的爷爷雍正皇帝,叫爱新觉罗·胤禛,我在前边说九子夺嫡时,如果你认真看的话一定能发现。
允祺既然不是《还珠格格》里的永琪,也不是《雍正王朝》里九子夺嫡的阿哥,那他是谁啊?好像一点存在感都没有啊!其实允祺的亲妈和亲弟弟我们都能做到耳熟能详了。他的弟弟,就是那个赛斯黑的老九爱新觉罗·允禟。他的妈妈,就是《康熙微服私访》中康熙皇帝扮演者的张国立的真实的妻子邓婕,邓婕在《红楼梦》里扮演王熙凤,在《康熙微服私访》中扮演的最受康熙皇帝宠爱的妃子——宜妃——郭络罗氏!
他还有一个弟弟,就是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他为什么不避讳雍正皇帝啊,因为他去世的早,避讳有生避亡不避的说法。
不过,在《雍正皇帝》、《步步惊心》、《深宫谍影》,尤其是《甄嬛传》的电视连续剧中允祺,这个亲王可是出现了呢!
我知道谁是允祺了,那就要再了解一下,他有什么能耐封王,还是亲王呢?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二十一日(1709年11月22日),康熙皇帝册封允祺为恒亲王!恒亲王,永远的亲王,还他真的是一辈子都是亲王。那我们就来说说他的能耐吧。
说起他的能耐,武的方面,他还真不如贝子的老十四能打仗,但也不太差。想当年,16岁曾率正黄旗大营跟着他康熙爸爸征讨噶尔丹,可能打仗还是有一套的,18岁就被封为多罗贝勒,成为名副其实的贝勒爷!此外封贝勒的还有老四、老七、老八。29岁时,他和老三、老四封为亲王,就是皇长子胤褆,皇八子“八贤王”胤禩,还有康熙晚年呼声最高的皇十四子胤禵都没有这个待遇。
而这就是允祺参与夺嫡的优势,那他有什么优势呢?总结一下就是。
出身高贵。他的生母宜妃地位,尽管不如太子胤礽的母亲皇后赫舍里氏、十阿哥的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大阿哥胤褆的老妈惠妃乌拉那拉氏。按照“惠、宜、德、荣”妃子排序,名列第二,按照皇后、皇贵妃以及“惠、宜、德、荣”名列第四,关键是别看地位是第四,实际上宜妃受宠程度堪称宠冠后宫,这都是妥妥的优势。
而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的生母德妃乌雅氏则排第五、皇三子的生母荣妃马佳氏排第六,而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和皇十三子胤祥的生母庶妃章佳氏就排不上名号。如果老八出身再高贵一些,我估计清世宗就不是雍正了而是“八贤王”了。
2.颇受宠爱。
康熙皇帝最宠爱的儿子就是允礽,同时允礽又是他最讨厌的儿子,允祺能力不算太强,存在感极低。可就是他这个极低的存在,却让康熙爷非常看重他,封贝勒要趁早,封王爷时,直接跨过了郡王,不到30岁直接给封亲王,还是恒亲王,看看这就是爸爸的爱!
说来您可能不信,他能封亲王不是因为才而是因为德!什么时候,连王爷也无才便是德了呢?也正是允祺不参与九子夺嫡才被封为亲王的。难道是他深通“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智慧吗?
老四和老十四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在皇位的问题上,老四争天下,老十三是得力助手,后来老十四还亲自争了一把皇位。
永琪是老五,允祺是永琪的叔叔,也是老五。老五和老九都是宜妃的宝贝儿子,老九虽然也是九子夺嫡之一,但他完全是个配角,他和老十,始终是老八坚定的支持者,十足的左膀右臂,堪称小迷弟。
至于本文的主人公允祺,封贝勒早,封亲王早,可在九子夺嫡中,连个配角也不是,最终其人生结局,比他的亲弟弟允禟好太多了。他比允禟大三岁,而又比他多活了六年,佛系淡然,一生安稳,是个潇洒的王爷,这就是智慧。
孝懿仁皇后
智慧源自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他这种性格的形成,与生活环境有关。老四和老十四,亲兄弟不团结,就是因为一个妈生的,但不是一个妈养的。老四的成功,跟他寄养有关,老四从小被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也算捞了个半个嫡子的身份,这也就是他夺嫡的资本之一。
而皇五子允祺,则是仁宪皇太后(顺治帝第二任皇后、康熙帝嫡母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一手带大的,那身份则相当于五分之三的嫡子身份,太后可比皇后大多了,更何况她德高望重,在宫里超乎皇帝的存在呢?
《清圣祖实录》中记载,一废太子期间,康熙帝指责皇长子胤褆说:
“大阿哥(胤褆)行止甚暴戾无耻,并不念及父母兄弟,杀人害人,毫无顾忌,任意妄为。朕在宫中,伊何能为?倘朕躬在外,伊或挟一不堪太监,指称皇太后(孝惠)懿旨,或朕密旨肆行杀人,猖狂妄动,诸阿哥皆兄弟也,称有旨意,谁敢拦阻,关系甚大。”
仁宪皇太后性情宽仁,待人谦卑,她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允祺。康熙皇帝看到这样的儿子,就能找到“妈妈”的影子,而后来的雍正皇帝看到这样的弟弟,仿佛看到了“奶奶”的样子。
康熙皇帝说允祺“心性甚善,为人敦厚”,一向苛责严厉的雍正皇帝也大赞他这个老弟是“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而这就是性格因素,是他不参与九子夺嫡的原因之一,并且是主要的也是重要的原因。
其次、没文化真可怕!
仁宪皇太后和孝庄皇后一样,来自美丽的科尔沁草原,是典型的黄金家族之后,她们推崇的就是成吉思汗,加上清朝初年满汉分界严重,还有她久居深宫,她所能说的就是蒙古语,满语,汉语能整上两句,再多就不行了。
仁宪皇太后哪都好,就是对汉族文化有点抵制,大概也是不自信的结果吧。毕竟满族入主中原,最怕的就是汉化。《清圣祖实录》记载
“皇太后爱之,不令其读汉书,止令其习清书”。
真是成也太后,败也太后,顽固的太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允祺九岁了,还不会说汉语,这就相当于9岁了,还不会说话,没上幼儿园一样。
允祺深受老太后的影响,对汉文化一点兴趣也没,不像人家老三,对汉文化那可是痴迷的很。试想,清朝满人数量远不及汉人,你不会汉语,交流都困难,更不要说君临天下了。更何况你对汉语、对天下一定兴趣都没呢?
还有一种说法,似乎缺乏考证。说是允祺,曾经在攻打噶尔丹时毁容了,皇帝都是要面子的人,毁容了又怎么能君临天下呢?
如此以来,本文的答案就清晰明了了。其实,人生苦短,追求也又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不一定是最喜欢的才是最好的,而这就需要一个很清醒的认识,和对生活通透的觉悟了。
来源:福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