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人想到,当年被当成投机倒把的“黑商”,如今成了计划经济转轨期的活标本。
盛雪竹的人生,从一张布票开始翻篇。
2023年,最高法把俞乐山的“布票案”列进重审名单。
没人想到,当年被当成投机倒把的“黑商”,如今成了计划经济转轨期的活标本。
梁川市布票多到发霉,他不过是把没人要的票,换成了活命的粮。
可那时候,票就是命,谁碰谁死。
盛雪竹当年被举报“未婚先孕”,档案被撕,高考差点废了。
是俞乐山带着一沓日记本,站进法庭。
没喊冤,没哭诉,只说了一句:“她没做错什么,错的是这规矩。
”那天之后,她没再提过他。
可她也没忘。
如今她当上副院长,牵头建了知青后代医疗基金。
没人提旧事,她也不说。
直到《破茧》手稿流出,才有人知道,她夜里写到凌晨,不是为了控诉,是为了问一句: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是活得太累了?
她爸盛必捷,当年是铁面执法者。
女儿被举报,他没拦。
妻子再婚,他闹得满城风雨。
可他没想过,自己守的“规矩”,害了亲生女儿一辈子。
现在他老了,拄着拐去墓园,不说话,就站着。
墓碑上刻着俞乐山的名字——他死在1987年,没等到平反。
有人骂俞乐山是投机分子。
也有人说,他是第一个敢把“票”当人用的人。
档案解密那天,网上炸了。
一条热评被顶到最顶:“我们骂他倒卖布票,却忘了,那布票,本该是发给老百姓的,不是锁在抽屉里的刑具。
”
盛雪竹没回应。
她只是在基金成立那天,悄悄捐了三万,匿名。
收款人一栏,写着:俞乐山家属。
没人知道她有没有孩子。
但所有人都看见,她办公室的书架上,摆着一本1983年的《商业日报》,边角卷了,翻得发软。
那页上,印着梁川市布票过剩37%的公告。
历史没给答案。
但活着的人,替它记着。
来源:博学枫叶oojgq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