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绝的是,好多观众一边追剧一边嚎:“这对中戏师兄妹的CP感,简直比真情侣还好磕!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是不信的,直到我点开了第一集,然后就一口气追到了凌晨三点。
真的离谱! 郭宇欣和黄浩雯的新短剧《在八月盛夏》才上线没多久,热度直接冲破了8000万,我朋友圈都快被这部剧刷屏了。
最绝的是,好多观众一边追剧一边嚎:“这对中戏师兄妹的CP感,简直比真情侣还好磕!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是不信的,直到我点开了第一集,然后就一口气追到了凌晨三点。
现在短剧市场竞争多激烈啊,能杀出重围的,谁没两把刷子? 但这部剧还真就不靠那些狗血撕逼、强行误会来制造冲突。 它讲的是分手八年的外科女医生和豪门总裁重逢后,那种成年人之间克制又深沉的爱意。 这种“全员正常人”的设定,在当下简直是一股清流。
你们还记得去年那部甜到齁的《我本微末凡尘》吗? 就是郭宇欣和黄浩雯第一次搭档的那部,当时就有不少人说他们俩配一脸。 但这次二搭,感觉完全不一样了,默契度直接翻倍,各种微表情和小动作自然得要命。
我记得有个细节,是黄浩雯演的贺北峥,默默记住郭宇欣演的姜南杉所有生活习惯,连她喝咖啡加几分糖都记得。 这种细节表演,要不是真的默契,演出来就容易假。 但黄浩雯处理得就特别细腻,那种暗恋八年、重逢后秒变“醋王”但又小心翼翼守护的劲儿,看得人心里直发软。
郭宇欣这次的角色姜南杉,是个颌面外科医生,外冷内热。 她有个八年都没放下的前男友,就是贺北峥。 剧里有个名场面,是八年后再相遇,贺北峥带着别的女人来看病,郭宇欣那个眼神,先是震惊,然后强装镇定,最后眼底闪过一丝失落,层次感绝了。能看出她为了演好医生角色,没少下功夫,听说还专门去医院观摩真实手术流程。
说到黄浩雯,他的长相确实有辨识度,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帅,温润如玉,特别适合这种“人夫感”很强的角色。 他冷着脸的时候不会太凶,笑起来又特别有阳光感,有个仰头笑的镜头在社交媒体上转疯了,好多人都说有种“年轻人的明媚和肆意”。 和郭宇欣那种开朗明媚的气质搭在一起,画面感特别舒服。
这部剧的制作也挺用心的。 医疗戏份不是糊弄人的,手术室是按1:1比例复制的,医疗器械都是专业品牌提供的,连演员拿器械的姿势都有医学顾问在现场校正。 导演很会拍细腻的情绪戏,把“久别重逢、虚惊一场、失而复得”这种情感拍得特到位。
还有一点我觉得特别好,就是这部剧的节奏。 每集也就15分钟左右,但信息量足,开场就是急诊抢救的紧张戏份,中间穿插商战博弈,根本让人舍不得快进。 剧情简单讲就是破镜重圆,但能拍100集还让人上头,导演和编剧确实有点东西。
短剧市场现在是真的卷起来了。 早几年可能还是各种霸道总裁强取豪夺的天下,但现在观众更爱吃这种细腻的、有职业背景的、成年人双向奔赴的糖。 《在八月盛夏》这类剧集的成功,说明市场风向在变,大家对质感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郭宇欣这几年在短剧领域的成长也挺明显的。从早期一些戏红人不红的配角,到《盛夏芬德拉》大爆,再到如今《在八月盛夏》的热度,一步步稳扎稳打。 她表演里那种冷静专业的底色,确实很适合这类需要信念感的职业角色。
黄浩雯作为相对较新的面孔,这次的表现可以说非常亮眼了。 科班出身的好处就是台词和微表情控制扎实,原声出演的代入感很强。 他和郭宇欣在中戏的同门之谊,估计也让两人合作起来少了很多磨合成本,多了份天然的默契。
我看剧的时候还注意到弹幕,好多人在夸导演的镜头语言。 比如用冷色调的光拍医院场景,用暖色调处理男女主独处的时刻,这种视觉上的对比,不用台词就能让人感受到角色处境和心境的变化。
还有观众提到,这部剧的爱情线之所以好磕,是因为它展现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两个独立的个体,在分开的岁月里都成长为了更好的自己,再次相遇时,既有能力爱对方,也有能力保护对方。 这种势均力敌的感情,确实比一方一味牺牲妥协的模式,要来得更踏实、更动人。
当然啦,这部剧也不是完美无缺。 就有较真的观众挑刺,说郭宇欣演医生,白大褂有时候不扣扣子,做完手术出来跟家属谈话也不戴手术帽。 但这些都是小细节了,不影响整体观感。
《在八月盛夏》的火爆,肯定离不开郭宇欣和黄浩雯这对组合的成功。 他们俩的化学反应,确实像有些网友说的,达到了“1+1>2”的效果。 这种默契,不是靠工业糖精硬撒出来的,而是通过专业的表演和用心的互动,一点点磨出来的。
来源:陶都小爱
